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Glu-D1位点亚基缺失弱筋小麦新种质的创制及其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温之雨 1 ; 张艳敏 1 ; 李辉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普通小麦;Glu-D1位点;位点缺失;弱筋小麦;种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6 期

页码: 121-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辐射诱变是一种重要的变异手段,为了丰富小麦的品质性状变异资源,通过采用60Co-γ射线辐射普通小麦品种‘冀3235’幼胚愈伤组织的方法,获得辐射诱变处理的再生植株。对再生株后代种子进行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分析,结果从中发现了不含Glu-D1位点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材料。经进一步的系谱选择,选育成了稳定遗传的7份材料。与对照‘冀3235’相比,这些株系的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醇溶蛋白A-PAGE电泳谱带也完全相同,仅在麦谷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的Glu-D1位点上有差异(变异系缺少Glu-D1位点控制的亚基,对照‘冀3235’为2+12)。品质分析结果表明,Glu-D1位点缺失系的面粉品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湿面筋没有检出,沉降值显著下降。这些变异系是培育弱筋小麦品种和评价Glu-D1位点功能的珍贵材料。

  • 相关文献

[1]美国玉米种质在我国的改良利用情况及建议——以黄淮海夏玉米区为例. 杨宗利,李和平,李积铭. 2016

[2]河北省夏玉米杂优模式的研究. 张动敏,宋炜,王宝强. 2014

[3]小叶板蓝根抗病毒及抑菌效果比较研究. 谢晓亮,尹晓琳,温春秀,刘灵娣. 2010

[4]不同板蓝根种质比较研究. 谢晓亮,温春秀,吴志明,田伟,刘铭,刘玉军. 2007

[5]旱稻(O.sativa)、高粱(S.bicolor)属间远缘杂交种质创新研究. 赵风悟,李慧敏,刘冬成,张爱民. 2006

[6]高硬耐贮运草莓种质455-3. 杨雷,杨莉,李莉,李海山,郝保春. 2010

[7]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刘永伟,周硕,王雪征,孙果忠,朱金永,韩秋芬,李春杰,赵和,王海波. 2017

[8]小麦淀粉颗粒蛋白-1突变体挖掘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和品质特点的分析. 张业伦,孟亚宁,李杏普,聂书鹏,兰素缺,白峰. 2015

[9]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种间杂交培育抗干热风新种质研究. 赵凤梧,李慧敏,刘冬成,张爱民. 2005

[10]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0种质改良及鉴定. 兰素缺,李光威,孟雅宁,李芳,张业伦,李杏普. 2017

[11]普通小麦种内卵器开花前细胞核内有丝分裂现象. 李慧敏,赵凤梧,栗雨勤,王雪征,张文英,李爱国,孟祥海. 2002

[12]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桂萍,陈佩度,张守忠,赵和. 2011

[13]春化、光周期和矮秆基因在不同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及其效应. 夏先春,张勇,张晓科,刘建军,唐建卫,杨学明,张俊儒,刘茜,李式昭,何中虎. 2012

[14]六倍体山羊草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细胞学研究. 李洪杰,方仁,郭北海,王子宁,裴翠娟,崔海瑞. 1994

[15]利用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种间杂种优势选育高千粒重新种质研究. 李慧敏,赵凤梧,戴茂华,刘冬成,张爱民. 2006

[16]簇毛麦易位系V9125-2抗条锈基因YrWV的遗传分析和SSR分子标记. 王睿,张书英,徐中青,陈洁,李强,侯璐,井金学. 2011

[17]小麦地方品种Wx基因构成分析. 王子宁,郭北海,张艳敏,温之雨,李洪杰,石云素. 1999

[18]利用组织培养和辐射诱变创造高频率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易位. 李洪杰,郭北海,张艳敏,李义文,杜立群,李银心,贾旭,朱至清. 2000

[19]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李洪杰,朱至清,杜立群,郭北海,石云素,唐顺学,李义文,贾旭. 1999

[20]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分析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抗热性. 韩利明,张勇,彭惠茹,乔文臣,何明琦,王洪刚,曲延英,刘春来,何中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