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低磷条件下过表达OsPHF1基因对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张华 1 ; 刘秀艳 1 ; 王玉锋 1 ; 彭瑜 1 ; 史晓亮 1 ; 滕胜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际重点实验室培育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光合作用与环境生物学实验室

关键词: OsPHF1;过表达;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水稻;低磷浓度;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557-5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磷酸盐转运体运输协助因子(PHF1)通过转录后调节特定磷转运蛋白,影响磷酸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培育过表达OsPHF1的无选择标记转基因粳稻空育131,研究在不同磷浓度环境中OsPHF1的过表达对粳稻空育131产量的影响,为培育可商品化的磷高效转基因水稻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双T-DNA方法构建OsPHF1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法和后续筛选获得了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空育131纯合株系,通过对T_3和T_4代转基因植株的田间试验,研究转基因品系在低磷浓度(75或112.5 kg/hm~2过磷酸钙)、中低磷浓度(225或300 kg/hm~2过磷酸钙)和正常磷浓度(450 kg/hm~2过磷酸钙)下的农艺性状。【结果】获得了3个无筛选标记的纯合OsPHF1过表达转基因空育131株系F18-18、F22-32和F25-6。其中,F22-32和F25-6的OsPHF1的表达量远高于野生型。大田试验显示,F22-32和F25-6株系的T_3代在中低磷(300kg/hm~2过磷酸钙)环境中,分蘖数比对照分别增加了55%和25%,增产幅度分别为38%和34%;F22-32和F25-6株系T_4代在低磷条件下(112.5kg/hm~2过磷酸钙)产量的增幅最大,增产了30%~35%;在中低磷条件下(225 kg/hm~2过磷酸钙)分蘖数和产量也有明显增加。【结论】双T-DNA法能用于培育过表达OsPHF1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水稻。田间试验显示,高表达OsPHF1的转基因株系在中低磷条件下(112.5、225或300 kg/hm~2过磷酸钙)分蘖数和产量稳定增加。

  • 相关文献

[1]芸薹素内酯和复硝酚钠对茭白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陈建明,丁新天,张珏锋,周杨,王来亮,何月平. 2013

[2]不同芦笋品种及新品系产量比较试验. 梁训义,石春钱,李乐斌,忻柏阳,侯玉龙,王连平,俞军镑,吴建豪. 2017

[3]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4]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李百权,张军土,成丽萍. 2000

[5]红麻品种浙红3号产量稳定性及其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俞琦英,阮关海,李祖士,许小江. 1998

[6]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祖士,沈升法,阮关海,龚明贤. 2000

[7]氮肥分配比例对免耕强化栽培单季晚稻的影响. 黄洪明,吴美娟,徐志福. 2008

[8]爱多收液剂对温州蜜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王洪祥,林媚,龚洁强,柯甫志,林荷芳. 2003

[9]不同播期下的糯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王桂跃,赵福成,包斐,韩海亮,楼肖成,谭禾平. 2017

[10]硫素与其他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孟赐福,姜培坤,曹志洪,徐秋芳,周国模. 2009

[11]温郁金最佳播种期试验. 陶正明,姜武,吴志刚,朱进洪. 2014

[12]稀土肥料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黄品湖,郭秀珠,雷海清. 2006

[13]永嘉早香柚施肥技术研究. 郭秀珠,陈巍,黄品湖,林绍生,徐文荣,徐富国. 2014

[14]不同秋季番茄品种品质及产量对比分析研究. 孙志伟,孙利利,王光锋,王成军,徐志豪. 2016

[15]微喷带系统自动施沼液对西兰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建伟,李可富,李小龙,林小辉,王强,姜丽娜. 2016

[16]不同肥料及施肥量对浙贝母产量的影响. 刘洪见,钱仁卷,郑坚,陈义增,张旭乐. 2014

[17]不同生育期剪叶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生理的影响. 吴降星,郑许松,周光华,刘桂良,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2013

[18]不同施肥措施对早香柚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郭秀珠,陈巍,黄品湖,刘洪见. 2009

[19]红壤稻田施用磷矿粉和硫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滕淳茜,孟赐福,吴崇书,吕晓男,赵森荣. 2004

[20]不同配比复混肥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蕊,魏幼璋,杨肖娥,童昌华,贾彦博,洪春来,石学根,韩常灿,Juhani Uoti1.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