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安志装 1 ; 索琳娜 2 ; 刘宝存 2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null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污染特征;技术产品与装备;防控思路与策略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422-14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经过20多年的治理,我国面源污染基础研究和防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构建了流域、区域或国家尺度农业面源污染源汇路径全过程监测与评估体系,基本厘清了不同生态条件下农田系统中氮磷流失的主控因子,初步探明了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与防控机制.在防控技术层面,研发出新型、绿色肥料替代常规化肥减量投入技术与产品,氮、磷高效利用污染负荷减排技术,土壤氮、磷增容负荷减排技术,坡耕地氮磷流失阻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消纳装备.我国农业氮、磷排放污染负荷虽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是影响我国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因子,且农业面源污染呈现新的特征,表现为养殖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污染问题逐渐突出,残留地膜、农药、抗生素、激素、病原微生物等新型污染物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面源污染途径从以径流扩散为主转向淋溶、挥发、累积并重的阶段,污染介质从单一地表水体转向包括地下水体、大气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并存的状态.未来应以本领域我国取得科研成果和相关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数字技术和AI技术,构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和管理融合大数据模型和系统理论,持续加强田块、流域、区域等多尺度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配套与工程化应用研究,培育绿色低碳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落实防控技术工程"政-产-学-研-用"保障机制与措施,以提升区域或流域尺度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全面推进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 相关文献

[1]辽河流域土壤中微(中)塑料的丰度、特征及潜在来源. 韩丽花,徐笠,李巧玲,陆安祥,殷敬伟,田佳宇. 2021

[2]生态循环水养殖池塘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特征研究. 曲疆奇,张清靖,吴彦飞,俞文钰,赵萌,朱华. 2023

[3]北京春季PM2.5和PM10污染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波,李少宁,杨新兵,鲁绍伟,王兵,丁杰,徐兰,王迪. 2018

[4]北京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殷雨竹,樊彦国,潘瑜春,孙在金,马浩森,郜允兵. 2023

[5]基于文献计量的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概况分析. 左琳琳,胡海棠,李存军,邱春霞,葛艳,何小安. 2019

[6]北京市延庆县种植业污染源普查情况及治理对策. 张东兴,张军,李新荣,安志装,李顺江,李鹏,赵同科. 2011

[7]不同植被过滤带对农田径流泥沙和氮磷拦截效果与途径. 李晓娜,张国芳,武美军,杨可伟,史瑞双. 2017

[8]鸡桑药共生模式库区土壤养分变化及流失风险. 赵丽平,杨贵明,赵同科,马茂亭,刘宝存,肖长坤,杨明宇,安志装. 2012

[9]我国农田农药流失现状及减控策略. 王庆海,李翠,郑瑞伦,却晓娥. 2018

[10]保护性耕作与等高草篱防治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研究. 肖波,喻定芳,赵梅,王庆海,申小波. 2013

[11]多情景分析的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软件开发及应用. 覃苑,胡海棠,淮贺举,李存军,张巧玲,杨铁利,王佳宇. 2022

[12]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 梁丽娜,赵亚慧,吴佳俊,魏丹,金梁,徐森,王磊. 2023

[13]海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潜在风险识别方法. 杨金凤,冯爱萍,王雪蕾,李新荣,王昌佐,田壮. 2021

[14]北京市大兴区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数据应用分析. 王依贺,单东方,赵春江,张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