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山油柑挥发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军 1 ; 蔡彩虹 1 ; 陈亮亮 1 ; 李益 1 ; 左文健 1 ; 梅文莉 1 ; 戴好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海南三亚农作物育种试验中心

关键词: 海南山油柑;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抗菌活性;细胞毒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ISSN: 1005-9903

年卷期: 2015 年 12 期

页码: 26-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海南山油柑茎皮和木质部的挥发油成分,并测试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采用NIST05和WILEY275L数据匹配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菌活性,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活性。结论:海南山油柑茎木质部挥发油共鉴定出7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7.74%,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8.84%),α-古巴烯(7.94%),δ-杜松烯(3.71%),(E,Z)-2,4-癸二烯醛(3.45%)和香树烯(3.30%)。茎皮挥发油共鉴定出7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25%,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46.70%),α-古巴烯(19.81%),δ-杜松烯(5.80%),香树烯(4.46%)和柠檬烯(3.53%)。木质部和茎皮挥发油中有39种相同的成分。茎皮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抑制活性,而木质部挥发油无活性。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山油柑茎皮和木质部挥发油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SEL-7402的增殖均显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而茎皮挥发油的活性更好。

  • 相关文献

[1]海南产木薯茎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英文). 胡力飞,梅文莉,吴娇,王文泉,彭明. 2010

[2]海南蕊木枝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杨勇,梅文莉,左文健,曾艳波,李小娜,戴好富. 2012

[3]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J62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古海刚,戴好富,白红进,王辉,郭志凯,梅文莉. 2014

[4]见血封喉根中类黄酮的结构鉴定. 阙东枚,梅文莉,吴娇,韩壮,戴好富. 2009

[5]海南海桑内生真菌Bionectria ochroleuca HHS111023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郭志凯,王佩,戴好富,张利莉,梅文莉. 2016

[6]角果木内生真菌Coriolopsissp.J5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 陈亮亮,王佩,王昊,盖翠娟,郭志凯,戴好富,梅文莉. 2016

[7]喙花姜块茎和根中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祁悦,梅文莉,王雅丽,陈惠琴,戴好富,黄圣卓. 2022

[8]GC-MS法分析黄皮叶和假黄皮叶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 许书慧,黄圣卓,李颖,陈惠琴,梅文莉,戴好富. 2019

[9]脱水与冷冻干燥青胡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丁成翠,徐志,章程辉,牛雷. 2012

[10]红厚壳挥发油化学成分. 梅文莉,曾艳波,戴好富,郑学勤. 2006

[11]香露兜叶挥发油的超临界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尹桂豪,王明月,曾会才. 2010

[12]两批接菌法所产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林峰,戴好富,王辉,梅文莉. 2010

[13]两种徐闻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 袁源,林丽静,李积华,朱德明,周伟. 2014

[1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年份宜昌花椒挥发油成分. 袁源,刘洋洋,张利,周伟,廖良坤,李积华,查云盛,胡剑,朱姝. 2021

[15]草豆蔻鲜果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晏小霞,王茂媛,王祝年,王建荣. 2010

[16]黄牛木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祝年,李晓霞,王建荣,王茂媛. 2010

[17]茸果鹧鸪花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研究. 刘寿柏,梅文莉,郭志凯,曾艳波,戴好富. 2014

[18]小果鹧鸪花果实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及抗菌活性. 刘寿柏,梅文莉,郭志凯,戴好富. 2014

[19]7种黄檀属植物心材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 王军,王昊,杨锦玲,蔡彩虹,王佩,董文化,梅文莉,戴好富. 2019

[20]白木香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刘俊,梅文莉,崔海滨,吴娇,戴好富.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