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甘肃省啤酒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包奇军 1 ; 王效宗 1 ; 潘永东 1 ; 陈富 1 ; 张华瑜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啤酒大麦研究开发中心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大麦;品种

期刊名称: 大麦科学

ISSN: 1004-0296

年卷期: 2004 年 03 期

页码: 16-19

摘要: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度甘肃省啤酒大麦新品种 (系 )联合区域试验 12个参试品种 3年 16点次进行多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综合性状甘啤 4号最好 (r =0 8797)、8814 - 2 0 - 2 - 1次之 (r =0 816 2 )、8812 - 2 0 - 1- 1(r =0 796 0 )、98- 0 0 1(r =0 7832 )垦啤 2号 (r =0 76 85 ) ,前述 5个品种均优于法瓦维特 (r =0 7393)。综合评价结果与品种 (系 )在区域试验和两年来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其结果为新品种的选育、审定、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陇东旱塬区宜机收玉米品种的性状指标综合评价. 张铠鹏,赵海燕,续创业,王腾飞,赵刚,党翼,李尚中,周刚,王磊,张建军,樊廷录. 2024

[2]兰州百合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李瑞琴,于安芬,白滨,黄铮,李婷. 2021

[3]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品质分析与评价. 李玉芳. 2003

[4]基于CNKI的胡麻(亚麻)品种相关中文文献分析. 梁志宏,杨杰. 2012

[5]国家甜菜区试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骆爱基. 2007

[6]10个棉花品种在河西走廊棉区的耐盐性评价. 王宁,南宏宇,冯克云. 2016

[7]甘肃省小麦、大麦和燕麦主产区孢囊线虫病的分布调查. 李惠霞,刘永刚,李敏权. 2010

[8]影响甘啤5号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研究. 张正英,李静雯. 2018

[9]藜麦副产物常规养分与抗营养因子的检测及饲用价值评价. 江小帆,杨发荣,魏玉明,吴涛,蔡原,焦婷,黄杰,赵生国. 2023

[10]转ABP9基因冬小麦的抗旱性评价. 王炜,罗影,王剑虹,裴怀弟,陈玉梁,叶春雷,罗俊杰,杨随庄. 2014

[11]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王晓娟,周玉乾,李志明,杨彦忠. 2011

[12]日光温室杏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相关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班明辉,王鸿,牛军强. 2007

[13]大豆籽粒的化学-力学特性灰色关联度及本构模拟. 张涛,张锋伟,孙伟,孙步功,王婷,吴建民. 2017

[14]西北生态区谷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李亚伟,张磊,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杨天育. 2024

[15]18个燕麦品种(系)在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 罗健科,张克厚,王泽宇,张平珍,南铭. 2025

[16]青花菜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曲亚英,郭凤霞. 2002

[17]南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曲亚英,候栋,岳宏忠. 2007

[18]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王晋,王世红,赖勇,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尚勋武,王化俊. 2014

[19]甘肃省大麦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及思路. 潘永东,包奇军,火克仓. 2017

[20]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大麦区试中品种(系)稳产性和试点代表性. 赵锋,包奇军,张华瑜,柳小宁,张东佳,李亚杰,潘永东.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