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途径对节节麦的远距离传播能力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立兵 1 ; 耿亚玲 2 ; 王华 2 ; 杜鹏程 2 ; 浑之英 2 ; 潘文亮 2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节节麦;传播;植物检疫;冬小麦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11 期

页码: 3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了4种途径远距离传播节节麦的能力。结果表明,商品麦种是节节麦最重要的远距离传播途径,携带率为20%,平均携带量0.51个小穗/kg;联合收割机携带量随疫区节节麦发生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不同部位携带量不同。割台、粮仓(含卸粮筒)2个部位携带量最大;小麦秸秆和收获的籽粒可以大量携带节节麦种子,但其一般不直接进入农田,危险性略低。

  • 相关文献

[1]防治节节麦的除草剂筛选研究. 李秉华,王贵启,苏立军,樊翠芹,董金皋. 2007

[2]中国苹果产业进出口及其植物检疫情况. 林惠娇,张海娥,蒋湘,刘玲玲,姜子德. 2019

[3]6种除草剂对节节麦和雀麦的防治效果. 许贤,刘小民,李秉华,申贝贝,王建平,崔海燕,祁志尊,田胜民,王贵启. 2019

[4]河北省南部小麦田节节麦发生特点及综合防除措施研究. 段美生,杨宽林,李香菊,王贵启. 2005

[5]河北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障碍因子分析. 郑彦平,牛细婷,许皓月,李军英,杨兰伟,刘彦敏,于春池. 2010

[6]信息传播多样化渠道与效果探讨. 牛细婷,张跃华. 2007

[7]春季灌水量/次与灌水时期对冬小麦耗水与生长的影响.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 2012

[8]超高产冬小麦的钾素营养特点.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 2012

[9]河北省两熟制农田小麦保护性耕作实践经验、问题与对策. 李晋生,马吉利,刘玉升. 2006

[10]甲黄隆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研究. 王贵启,李香菊,段美生. 2003

[11]气候条件对河北低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月英,柳斌辉,牛英洁,王霞,张歆婕,栗雨勤. 2009

[12]春季水分管理对冬小麦耗水规律与生育特性的影响. DANG Hong-Kai,党红凯,LI Ke-Jiang,李科江,Ma Jun-Yong. 2012

[13]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分析. 马辉杰,康西言. 2010

[14]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的吸收、积累、分配和利用.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 2012

[15]华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开花期灌水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张经廷,吕丽华,张丽华,姚艳荣,董志强,金欣欣. 2016

[16]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17]区域试验中试验点的质量评估. 兰巨生,陈淑琴,蒋春志,路香彩. 2000

[18]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9]严重冬春干旱年型不同水分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 张丽华,姚艳荣,曹洁璇,董志强,吕丽华,梁双波,贾秀领. 2013

[20]冬小麦硒素吸收积累特性及叶面喷硒效应的研究. 唐玉霞,王慧敏,吕英华,刘巧玲,杨军方.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