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16份俄罗斯冬小麦品种资源主要性状多元分析和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晶 1 ; 李鹏程 1 ; 贺永斌 1 ; 邢雅玲 1 ; 孟凡华 2 ; 周谦 1 ; 南铭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表型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二维排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58-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16份俄罗斯冬小麦种质资源的21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并以获得的主成分因子为基础分别进行二维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幼苗习性遗传多样性指数(1.0717)最高,壳色遗传多样性指数(0.1407)最低,表型性状变异明显,相对丰富,且基础广泛。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在10个数量性状基础上构建出以4个主成分因子为主要参数的供试品种定量评价函数模型,并通过二维排序综合得出,D4(喀山16)、D6(喀山21)、D13(喀山43)和D16(喀山16210)是4个因子协调程度较好的品种,可为冬小麦品质育种及遗传改良提供新材料。

  • 相关文献

[1]糜子育成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杨清华,邱军,李海,杨天育,程炳文,赵敏,刘国庆,高小丽,冯佰利. 2017

[2]甘肃省审定春小麦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曹东,王东霞,张雪婷,柳娜,王世红,孟亚雄,杨文雄. 2015

[3]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藜麦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适宜性. 杨钊,刘文瑜,黄杰,魏玉明,谢志军,李琦,杨发荣. 2023

[4]胡麻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王斌,赵利,王利民,张建平,谢亚萍,赵玮. 2018

[5]国内亚麻育成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王斌,赵利,侯静静. 2022

[6]青稞品种资源粒型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牛小霞,赵锋,柳小宁,包奇军,徐银萍,向莉. 2024

[7]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张环,董煚,杨文雄,张国宏. 2008

[8]甘肃省冬小麦品质性状初步研究. 李兴茂,张国宏,雍致明. 2003

[9]提高陇东旱塬区冬小麦品质的氮肥调控技术研究. 王立明. 2003

[10]部分抗条锈冬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李兴茂. 2005

[11]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俊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所,樊廷录,王勇,高育峰. 2005

[12]基于表型性状的观赏向日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兴珍,卯旭辉,贾秀苹,谢亚萍,齐燕妮,梁根生. 2022

[13]11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王文珠,刘明霞,侯栋,李军红,罗涛. 2025

[14]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一年生饲草的生产性能——以甘肃庄浪为例. YANG Yan-zhong,杨彦忠,ZHOU Wen-qi,周文期. 2018

[15]半无叶型豌豆水旱地条件下产量性状及抗病性分析. 陈文杰,杨晓明. 2007

[16]胡麻覆膜种植模式对产量、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汪磊,谭美莲,叶春雷,罗俊杰,严兴初. 2016

[17]干旱地区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磊,李尚中,赵刚,党翼,张建军,唐小明. 2010

[18]油用亚麻杂交种产量及性状优势研究. 杨崇庆,党占海,张建平,王利民,赵利,颉瑞霞,王斌. 2009

[19]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王兴荣,祁旭升. 2010

[20]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性状. 刘建华,闫志利,潘永东,张华瑜,柳小宁.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