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毅斌 1 ; 应朝阳 2 ; 林允钦 3 ; 郑东 3 ; 林永生 2 ; 翁伯琦 2 ; 郑金贵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
2.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3.福建省宁德市农业局土肥站
关键词: 决明属;牧草;生长特性;亚热带;红壤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07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26-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从引进的40个决明属牧草品系中选出代表性品系观测其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决明品种均表现为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种子成熟度低,营养含量差异较小。个体与群体生长研究结果表明,ATF2228品系为匍匐型、早熟品种,生物量低;ATF2217和ATF2219为直立型、中早熟品种,种子产量高、生物量大、再生能力较差,适于1年1次刈割利用;CPI92985的品种特性与CPI34721相类似,都是半匍匐型、中早熟品种,但CPI92985的生物量、种子产量、茎叶营养含量及刈割后再生能力好于CPI34721;CPI86134和CPI86172为半匍匐型、迟熟品种,冠高和生物量均大于CPI92985和CPI34721。另外,施肥可以显著提高CPI86134的生物产量和刈后再生能力,达到1年3~4次刈割利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相关文献
[1]太空搭载决明属牧草种子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徐国忠,郑向丽,应朝阳,黄毅斌,翁伯琦. 2007
[2]辐射对决明属牧草营养的影响. 徐国忠,郑向丽,应朝阳,黄毅斌,翁伯琦. 2007
[3]决明属牧草~(60)Co-γ射线辐射后代的若干特性研究. 翁伯琦,徐国忠,郑向丽,应朝阳,黄毅斌. 2005
[4]决明属牧草新品种的选育. 徐国忠,郑向丽,叶花兰,詹杰,翁伯琦. 2009
[5]太空搭载决明属牧草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徐国忠,郑向丽,应朝阳,黄毅斌,翁伯琦. 2006
[6]决明牧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技术研究. 徐国忠,翁伯琦,江枝和,雷锦桂,卢翠香,郑向丽,王俊宏. 2016
[7]我国红壤区土壤钼、硼、硒元素特征及其对牧草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翁伯琦,黄东风. 2004
[8]~(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圆叶决明种子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翁伯琦,徐国忠,郑向丽,应朝阳,黄毅斌. 2004
[9]铝、镁离子胁迫下决明对百喜草的化感作用.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 2009
[10]决明属(Chamaecrista spp)豆科牧草8个品种化感潜力的研究.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 2009
[11]福建决明属植物种子的蒽醌类物质比较. 陆爱华,罗旭辉,曾建伟,林忠宁. 2012
[12]决明属牧草种子产量及成熟特性的调查分析. 罗旭辉,陈永怀,李春燕,应朝阳,黄榕辉. 2010
[13]RAPD技术在决明属牧草上的应用. 陈志彤,黄毅斌,应朝阳,罗旭辉. 2008
[14]不同胁迫条件下决明对百喜草的化感作用.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 2008
[15]亚热带果园土壤固碳潜力估算——以永春县为例. 王义祥,田娜,王成己,翁伯琦,黄毅斌. 2015
[16]福建省热带(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收集与应用. 许正春,刘健宏,段园园,黄惠珍,刘善文. 2016
[17]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李秀峰,郑仲登,王义祥,黄毅斌. 2009
[18]狼尾草属牧草研究进展. 陈志彤,何水林,黄毅斌. 2010
[19]南方红壤区牧草研究与应用的主要进展及其评价. 罗涛,卓坤水,黄东风,王飞. 2004
[20]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李秀峰,郑仲登,王义祥,黄毅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福建省"稻萍鱼"模式推广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李振武;杨有泉;詹杰;应朝阳
关键词:稻萍鱼模式;推广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山区山垅田满江红周年养殖技术
作者:陈钟佃;冯德庆;黄小云;黄秀声;翁伯琦
关键词:满江红;周年养殖;山垅田
-
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林怡;翁伯琦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土地流转;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振兴;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助力
-
稻萍共生对水稻磷素吸收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郑慧芬;应朝阳
关键词:水稻;稻田;稻萍共生;磷肥利用效率;磷肥回收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