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北省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凤敏 1 ; 赵双进 1 ; 王静华 1 ; 谷峰 1 ; 赵青松 1 ; 杨春燕 1 ; 张孟臣 1 ; 秦君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

关键词: 河北省;不同年份;大豆;育成品种;产量构成因子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830-8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河北省1983~2011年育成审定的4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3年产量试验,分析了不同育种阶段品种产量与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1983~1985年育成品种产量在2 000~2 500kg·hm-2,1989~2004年育成品种产量在3 000~3 500 kg·hm-2,2004~2011年育成品种产量在3 500~4 500kg·hm-2,2004~2011年育成品种的单株粒重和百粒重显著高于1983~1985年育成品种,增长率分别为44.34%和14.70%;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节数、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形态性状、荚粒性状、品质性状间都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是决定产量最重要的因子,其次是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育种进程中,产量、株高、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的改良潜力较大,而蛋白含量的改良潜力较小,株高(93.58%)、主茎节数(89.68%)和百粒重(86.49%)的广义遗传力很高(85%以上),其余性状的遗传力在65%以下,建议选育过程中对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进行早代选择。因此,适当增加植株高度,提高粒重是河北省育种方向之一;但在主抓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因子同时,应协调与主要因子相关的性状。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大豆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毕秋艳,党志红,朱伟旗,高占林,韩秀英,赵建江,王文桥,路粉,吴杰. 2021

[2]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胡春芳,李敏,冯改静. 2019

[3]新形势下加速河北省大豆产业提质增效的策略. 张洁,肖付明,闫龙,曹金峰,宋建新,牛力强,骆冬杰,武西增,王冬梅. 2020

[4]河北省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与方向. 王国印,李妙. 2002

[5]河北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郭娴,张寒霜,赵俊丽,王永强. 2010

[6]2014年河北省中南部设施葡萄发展现状. 赵艳卓,褚凤杰,杨丽丽,陈展,牛帅科,孙聪伟. 2015

[7]Rht8、Rht10和Rht12矮秆基因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李杏普,兰素缺,张京慧,冯延茹,刘书娥,张业伦,Gale M D,Worland T J. 2009

[8]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性的研究. 闫志利,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王秀萍,刘亚琴,孙宇. 1999

[9]河北省蔬菜产业成本效益现状分析. 董景湘,耿记申,蔡海燕. 2017

[10]河北省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供需研究. 王慧军,李科江,马俊永,李英杰. 2013

[11]河北省太行丘陵区农业发展战略刍议. 王兴国. 1983

[12]一九八一年度农业科研成果简报. 马万福. 1982

[13]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英文). 刘猛,王桂荣,王慧军. 2009

[14]河北省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探究. 刘晓敏,吕丽华. 2011

[15]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陈保华. 2008

[16]偏远贫困山区扶贫开发之研究——以河北省隆化县红山子村为例. 杨贵明. 2005

[17]提高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廖宝红,郝企信,孙世刚. 2010

[18]河北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障碍因子分析. 郑彦平,牛细婷,许皓月,李军英,杨兰伟,刘彦敏,于春池. 2010

[19]河北省食品产业主要原料产品优势分析与评价. 许皓月,阎立波,李敏,岳增良. 2011

[20]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郝桂琴,李辉,王成亮,田东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