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引进与流出研究——以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和美国为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富有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作物;种质资源;引进;流出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2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335-3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引进国外种质、促进粮食生产,对中国至关重要。中国每年从世界各地引进大量的作物遗传资源,如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当然主要是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各中心引进的。同时,中国也向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各中心和其他国家提供了许多作物遗传资源(如大豆),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种质资源的流动有利于中国,因此中国应该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各中心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组织专家系统研究并争取尽快加入《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强化统一管理,规范种质资源引进与输出,建立共享机制,推进种质资源共享。

  • 相关文献

[1]农业科研单位柔性人才引进问题的探析. 管镠旎,易水涵. 2020

[2]PEG胁迫下85份引进柱花草种子的萌发特性. 张瑜,严琳玲,虞道耿,王文强,刘国道. 2020

[3]粤糖93/159在海南的引种与推广. 阚丽艳,谢贵水,何根元,符凤梅. 2009

[4]‘海贡蕉’引种试种研究. 许林兵,张锡炎,甘东泉,黄秉智,陈焕雄. 2013

[5]彩椒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牛玉,李育军,曹振木,魏守兴,郑永清. 2012

[6]作物控效肥效果初步评价. 任仕伟,罗微. 2012

[7]华北高产粮区基于种植制度调整和水氮优化的节水效应. 王大鹏,吴文良,顾松东,孟凡乔,石岳峰. 2013

[8]考虑倒伏与粮仓容积的再生稻头季机收路径规划. 张国忠,凌高旻,季超,吴擎,康启新,唐楠锐,赵状状. 2024

[9]分子标记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任羽,王得元,张银东. 2004

[10]不同时间尺度太阳辐射数据对作物生长模型的影响(英文). 武伟,范莉,李茂芬,刘洪斌,李尧琴. 2012

[11]光照强度对作物库源关系及成花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浪涛,祖超,鱼欢,邬华松,王灿,李志刚,杨建峰. 2018

[12]作物次生产量特性及其利用对策探讨. 林位夫. 2012

[13]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种质资源政策介绍. 王富有. 2009

[14]热带作物种质资源e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李文化,陈讨海,陈业渊,李琼,何云. 2010

[15]火龙果种质资源果实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洪立,胡文斌,洪青梅,濮文辉,何云,张东雪,汪琴琴,李琼. 2019

[16]不同基因型菠萝蜜种质资源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贺书珍,吴刚,张彦军,徐飞,朱科学,谭乐和. 2019

[17]浅析葛根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化策略. 王秀全,李建辉,李艺坚,高宏华,丰明,张永发. 2018

[18]甘薯种质资源在海南的收集与评价. 宋付平,黄洁,刘国道. 2009

[19]巴西橡胶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炎,郭庆水,徐立新,陈守才. 2008

[20]西番莲研究进展. 陈媚,刘迪发,徐丽,姚碧娇,李祥恩,符小琴,高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