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矮花叶病毒对不同抗性玉米自交系侵染及其运转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邸垫平 1 ; 苗洪芹 1 ; 吴和平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关键词: 玉米;玉米矮花叶病毒;抗病性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2 年 32 卷 02 期

页码: 153-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以抗病自交系黄野四 - 3、感病自交系 8112和 Mo17、耐病自交系 4 78为材料 ,采用直接组织斑免疫测定法 (IDDTB)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结合生物学症状研究了玉米矮花叶病毒对玉米的侵染及其运转规律 ,试验表明玉米抗玉米矮花叶病毒主要是抗系统传导 ,其次抗病毒增殖和细胞间扩展 ,但不抗侵入。

  • 相关文献

[1]玉米矮花叶病病原河北株系的分子鉴定和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吴志明,赵和,王云逸,温春秀,谢晓亮. 2004

[2]玉米抗玉米粗缩病田间自然鉴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田兰芝,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 2005

[3]黄淮海夏玉米近年国审品种及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 郭宁,刘树森,石洁,孙华,马红霞,张海剑. 2023

[4]玉米骨干亲本对主要病害的抗性及其传递规律. 石洁,何康来. 2021

[5]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6]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性的研究. 闫志利,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王秀萍,刘亚琴,孙宇. 1999

[7]河北省稻恶苗病菌及品种抗病性测定研究初报. 张淑平,潘勋,张晓东. 1994

[8]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改良成效分析. 戴茂华,刘丽英,郑书宏,唐长波,吴振良. 2015

[9]转Bt基因抗虫棉冀丰1056综合性状分析. 李妙,王国印,辛树朋,万艳霞,张子花,赵红霞,朱继杰,王士杰. 2009

[10]水杨酸(SA)诱导玉米抗小斑病研究. 翟彩霞,马春红,王立安,陈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 2004

[11]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品种抗病性及主要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鹿秀云,郝俊杰,赵鸣,年冠臻,郭庆港,张晓云,马平. 2017

[12]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13]植物叶片组织结构在抗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陈雪峰,景晨娟,赵习平,武晓红. 2018

[14]高产广适国审棉花新品种冀丰103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赵红霞,朱继杰,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荆玲玲. 2021

[15]冀西北坝上地区大葱引种试验. 黄伟,刘灵娣,王荣荣,高丽. 2013

[16]"十三五"国家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栾奕,白岩,卢实,李磊鑫,王德强,高婷婷,石洁,杨洪明,路明. 2023

[17]低温弱光对番茄不同品种的影响. 董灵迪,杨玉波,石琳琪,焦永刚,郭敬华,赫彩霞. 2016

[18]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强致病力菌的抗病性检测. 赵聚莹,屈振刚,贾海民,陈丹,李术臣. 2010

[19]相对病情指数划分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统计学基础. 李社增,马平,HUANG H C,陈新华. 2003

[20]机采棉品种冀棉29. 郭宝生,赵存鹏,刘素恩,李丹,王凯辉,王兆晓,路洋,耿军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