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板栗果实褐变的生理因子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月良 1 ; 徐象中 2 ; 叶茂宗 2 ; 黄品湖 2 ; 郭秀珠 2 ; 吴圣潘 1 ;

作者机构: 1.温州师范学院生物与环境科学系

2.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板栗果实;褐变;因子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01 年 13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表明 ,板栗果实成熟后期 ,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的活性均明显上升 ,边果肉的POD远高于心果肉 ,POD与果实褐变强度有显著的相关性。总酚和单宁含量在边果肉和心果肉中的差异逐步增大。心果肉中抗坏血酸的上升明显快于边果肉。认为板栗果实褐变主要发生在边果肉

  • 相关文献

[1]板栗果肉褐变原因初探(简报). 黄品湖,郭秀珠,叶茂宗,陶月良,贾守菊. 2001

[2]洋兰组培快繁褐变抑制因子探讨. 姚丽娟,徐晓薇,林绍生,陈中林,陈义增. 2006

[3]麦角硫因抑制双孢蘑菇褐变及其与能量代谢关系. 蔺凯丽,黄琦,黄琦辉,靳祯亮,姜天甲,郑小林. 2018

[4]振动胁迫对双孢菇褐变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代良,陈杭君,刘瑞玲,韩延超,吴伟杰,郜海燕. 2021

[5]臭氧处理对黄花梨果实褐变的影响. 杨震峰,朱克花,陈伟,陆胜民. 2010

[6]1-甲基环丙烯通过调控香菇能量代谢抑制其采后褐变. 黄欣莉,韩延超,陈杭君,房祥军,吴伟杰,刘瑞玲,郜海燕. 2022

[7]双孢蘑菇储藏中的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李南羿,金群力,刘春滟,蔡为明. 2009

[8]芦荟凝胶浓缩汁制备工艺及防褐技术研究. 袁亚,杨剑婷,郜海燕,周利亘,陈杭君,毛金林. 2003

[9]鲜切莲藕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钟巧玲,郜海燕,陈杭君,吴伟杰,刘瑞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