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烟粉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玉仙 1 ; 翁启勇 1 ; 黄建 2 ; 梁智生 2 ; 林桂君 2 ; 吴咚咚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烟粉虱;杀虫剂;抗药性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07 年 18 卷 07 期

页码: 1578-15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成虫浸叶生测法分别测定了福建省福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地烟粉虱田间种群对13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福建省6个烟粉虱田间种群对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达838.38~2460.52、244.64~834.29、116.02~266.35、81.75~124.18、425.18~875.56和54.53~78.43倍,对乐果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14.16~17.66倍,对敌敌畏产生了中等偏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达6.23~11.25倍,对灭多威的抗性水平较低,抗性倍数仅为4.07~5.66倍.漳州种群已对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达23.08、10.32和24.60倍,而其它地区烟粉虱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水平较低,甚至不明显,抗性倍数分别仅为1.31~3.28、1.82~7.23和1.39~5.45倍.福建省各地区烟粉虱种群对阿维菌素尚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 相关文献

[1]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 何玉仙,黄建,杨秀娟,翁启勇. 2007

[2]B型烟粉虱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和敌敌畏抗性的生化机制. 何玉仙,黄建,翁启勇,梁智生. 2008

[3]抑制剂存在下不同种群烟粉虱乙酰胆碱酯酶残余活性频率分布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 何玉仙,赵建伟,黄建,翁启勇,梁智生. 2009

[4]基于MaxEnt模型和GIS技术的烟粉虱适生区预测. 赵健,李志鹏,张华纬,陈宏,翁启勇. 2019

[5]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评价. 姚凤銮,郑宇,丁雪玲,卢学松,何玉仙,翁启勇. 2018

[6]玫烟色棒束孢FZ-01鉴定及对烟粉虱的防治潜力评估. 郑宇,丁雪玲,姚凤銮,卢学松,卓辉,何玉仙. 2019

[7]福建省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雪玲,郑宇,姚凤銮,卢学松,何玉仙. 2018

[8]利用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的研究. 卢学松,翁启勇,王长方,杨秀娟,何玉仙. 2003

[9]烟粉虱对吡虫啉的室内抗性发展动态及其生化机制. 郑宇,姚凤銮,丁雪玲,赵建伟,何玉仙. 2018

[10]福建漳州番茄黄化曲叶病病原分子诊断及暴发成因分析. 郑宇,丁雪玲,姚凤銮,卢学松,何玉仙,翁启勇. 2019

[11]胡瓜钝绥螨对日光大棚茄子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张艳璇,张公前,季洁,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1

[12]福建省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郑宇,赵建伟,何玉仙,黄建,翁启勇. 2012

[13]胡瓜钝绥螨控制大棚甜椒烟粉虱的研究. 张艳璇,林坚贞,张公前,陈霞,季洁,唐清. 2011

[14]利用诱集植物防治烟粉虱的研究. 丁雪玲,赵建伟,姚凤銮,郑宇,何玉仙. 2015

[15]江原钝绥螨以烟粉虱为猎物的发育. 季洁,林涛,张艳璇,陈霞,林坚贞. 2013

[16]斯氏小盲绥螨在大棚上防治烟粉虱的研究与应用. 张艳璇,张公前,陈霞,林坚贞,季洁,孙莉. 2012

[17]蜡蚧轮枝菌毒素对温室中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王联德,黄建,刘波. 2006

[18]辣椒碱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及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赵建伟,郑宇,何玉仙,翁启勇. 2012

[19]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吴咚咚,赵建伟,陈颖,郑宇,何玉仙. 2012

[20]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张艳璇,林涛,林坚贞,季洁,陈霞.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