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建民 1 ; 周军爱 1 ; 罗炜强 1 ; 温怀常 1 ; 顾建强 1 ; 王锋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杂交稻;谷优3301;母本直播;制种;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96-99
摘要: 以谷丰A和闽恢3301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育系谷丰A在直播和育秧移栽两种制种方式下生育期、育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播较移栽生育期缩短3 d左右,花期更加集中,午前花率、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等均显著提升,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等农业性状也得到较大提升,制种产量表现突出,与育秧移栽制种方式相比增产达5.76%。谷丰A直播制种可节约成本,增加制种产量,提高制种效益,每hm2增收达6 786元,增收10.17%。
- 相关文献
[1]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刘文炳,郑旋,林琼,林志强,曾海清,张水金,杨东. 2010
[2]影响福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气象因素分析. 张翊,张水金,夏淑英,杨东,游晴如,涂诗航,郑家团,黄庭旭. 2010
[3]不同播期对杂交稻宜优673株叶形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东,黄庭旭,游晴如,董练飞,黄俊明,张水金,谢华安. 2012
[4]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2017
[5]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械化插秧试验初报. 黄庭旭,张琳,杨东,艾火隆,张水金,陈代尧,郑家团. 2010
[6]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械点播试验. 张晖,王兆铨,房贤涛. 2019
[7]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技术. 张琳,黄庭旭,杨东,艾火隆,张水金,陈代尧,朱圣根,郑家团. 2010
[8]水稻不育系IR 58025A与其改良新不育系制种产量比较研究. 董练飞,王洪飞,游晴如,董瑞霞,涂诗航. 2016
[9]杂交水稻福优366高产制种技术. 沈伟锋,熊雪娇,刘玉芹,董瑞霞,方珊茹. 2017
[10]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2186. 胡如英,赵明富,郑建华,吴春珠,杨聚宝. 2003
[11]福建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高产的精细气候适宜性区划. 苏荣瑞,林瑞坤,孙朝锋,陈家金,吴志源,杨凯. 2024
[12]谷优2329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吴志源,蔡巨广,张数标,雷上平,谢祖钦,谢美珠,张琳. 2013
[13]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主要技术措施总结. 张琳,黄庭旭,张数标,张水金,程雪华,吴志源,吴家清,艾火隆,陈代尧. 2013
[14]杂交水稻新组合赣香优858高产制种技术. 程朝平,叶宁,卢礼斌,杨德卫,叶新福,郑向华. 2019
[15]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问题与对策. 吴志源,蔡巨广,谢祖钦,雷上平,谢美珠,游年顺. 2011
[16]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荣华,王牡丹,王海凤,张书标,马洪丽. 2011
[17]宜优673大面积高产制种技术. 徐同济,游晴如,杨东,张水金,黄达彪,傅再水,黄庭旭. 2012
[18]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仇秀丽,周卫营. 2010
[19]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洪飞,仇秀丽,王乃元,李毓,梁康迳. 2012
[20]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CRISPR/Cas9系统创制水稻品种GW2基因的突变体
作者:颜静宛;陈子强;周淑芬;王锋
关键词:水稻;CRISPR/Cas9;基因编辑;粒质量;GW2基因;突变
-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遗传解析
作者:林艳;林旻;陈在杰;顾建强;潘雷博;陈光伟;胡昌泉
关键词:蒸煮食味品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倍型;遗传解析
-
华南籼稻骨干亲本稻瘟病基因检测与抗性评价
作者:陈睿;陈子强;凌波;农雯;田大刚;陈建民
关键词:籼稻;稻瘟病;基因;抗性
-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淹水及排干期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变化
作者:陈睿;廖雯萍;凌波;赵小莲;林雅容;陈建民
关键词:水稻;种植模式;水分管理;微生物;群落结构
-
玉米CBS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特征分析
作者:陈子强;李刚;颜静宛;郭新睿;胡昌泉;王月;王锋;田大刚
关键词:玉米;CBS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特征分析
-
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影响
作者:宋亚娜;陈在杰;林艳;胡太蛟;吴明基;王锋
关键词:抗虫转基因水稻;细菌群落;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
水稻TAC1基因的STARP标记开发及164份杂交稻TAC1基因型分析
作者:杨绍华;桂毅杰;陈睿;周淑芬;陈在杰;刘华清;王锋
关键词:水稻;TAC1基因;分子标记;STARP(Semi-thermal asymmetric reverse PC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