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博 1 ; 阎伟 1 ; 刘丽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关键词: 椰子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植物挥发物;叶柄;物理损伤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24 年 011 期
页码: 59-63
摘要: 椰树叶柄挥发物对锈色棕榈象成虫具有吸引作用探索不同状态下叶柄挥发物组分可分析该昆虫的定向行为.为了明确健康和物理损伤椰树叶柄释放的挥发物组分,本文采用顶空采集法收集健康和物理损伤后椰树叶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其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及相对含量,并对健康和物理损伤椰树叶柄挥发物组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叶柄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53种,包括烃类26种、腈类2种、酮类5种、酯类5种、茚类6种、醇类5种和其他物质4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5个成分为3a,4,4a,5,8,8a,9,9a-八氢-4,9:5,8-二亚甲基-1H-苯并[f]茚、丁基化羟基甲苯、L-α-松油醇、哒嗪和双环戊二烯;物理损伤叶柄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51种,包括烃类25种、腈类5种、酮类5种、酯类6种、茚类5种、醇类3种和其他物质2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5个成分为3a,4,4a,5,8,8a,9,9a-八氢-4,9:5,8-二亚甲基-1H-苯并[f]茚、丁基化羟基甲苯、双环[2.2.2]辛-5-烯-2-甲腈、α-松油醇和2,6-二甲基-4-氧杂三环[5.2.1.0(2,6)]癸-8-烯-3-酮.健康与物理损伤叶柄挥发物主要组分大体一致,在具体种类和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揭示锈色棕榈象成虫寄主定位行为的化学通信机制及研制植物源引诱剂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植物挥发物与昆虫行为关系研究进展. 莫圣书,赵冬香,陈青. 2004
[2]我国椰子寒害及其对策研究. 唐龙祥,覃伟权,潘坤. 2009
[3]巴西橡胶树胶乳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梅志刚,刘实忠,校现周,罗世巧,杨文凤,牛静明,黄荣辉. 2011
[4]胡椒根油树脂化学成分的研究. 刘红,许卫东,宗迎,朱红英. 2012
[5]绿玉树茎皮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文基,王茂媛,陈烁,张新蕊,王建荣,宴小霞,王祝年. 2013
[6]牛大力藤叶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赖富丽,王祝年,王建荣,晏小霞. 2009
[7]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分析. 李晓霞,范志伟,沈奕德,黄乔乔,程汉亭,刘丽珍. 2012
[8]施肥对番木瓜植株叶柄养分含量的影响. 梁李宏,梁林洲,黄伟坚,张中润,王金辉. 2009
[9]荆半夏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李先良,李居宁,张喜才,赵志常. 2017
[10]荆半夏叶柄一步成苗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 李先良,李居宁,彭春雷,赵志常. 2017
[11]不同品种椰子凋落叶的营养成分分析. 程文静,秦呈迎,冯美利,杨重法,唐龙祥. 2012
[12]几种植物挥发物对椰心叶甲成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 赵冬香,卢芙萍,莫圣书,王爱萍. 2006
[13]普通大蓟马对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李钊阳,韩云,唐良德,吴建辉,SHAUKAT Ali. 2021
[14]螺旋粉虱对7种植物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郑丽霞,吴伟坚,符悦冠. 2016
[15]信息素在天牛行为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伍苏然,熊国如,蔡文伟,王俊刚,曾军. 2018
[16]植物挥发物与昆虫行为关系研究进展. 莫圣书,赵冬香,陈青.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化病槟榔园中8种植物植原体分子检测及其遗传变异分析
作者:朱安娜;于少帅;苏莉惠;刘丽;宋薇薇;阎伟
关键词:植原体;槟榔黄化病;自然寄主;分子检测;遗传多样性
-
海南农用地土壤硒含量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丽;张娜;冯焕德;黄强
关键词:海南农用地;土壤硒含量;调查研究
-
我国锈色棕榈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作者:肖雨倩;黄梦伊;阎伟;石娟
关键词:锈色棕榈象;微卫星;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
开发高效引物检测槟榔黄化病叶片及种果内植原体
作者:孟秀利;唐庆华;林兆威;牛晓庆;刘博;宋薇薇
关键词:槟榔黄化病;植原体;巢氏PCR;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
-
海南省椰子产业标准体系解析
作者:沈晓君;陈君;刘蕊;杨伟波;刘丽;范海阔
关键词:海南省;椰子产业;标准体系
-
云斑斜线天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及限制性环境因子分析
作者:刘博;王晔楠;唐超;刘丽;马光昌;彭正强;阎伟
关键词:云斑斜线天蛾;MaxEnt模型;适生区;南海诸岛;抗风桐
-
槟榔园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作者:吕朝军;钟宝珠;刘丽;覃伟权;李朝绪
关键词: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引诱剂;诱捕器;槟榔园;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