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成己 1 ; 郭学清 2 ; 曾文龙 3 ; 黄毅斌 4 ; 唐莉娜 5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2.福建省长汀县烟草公司

3.福建省龙岩市烟草公司

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5.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烟草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质炭;烤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经济性状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9 年 50 卷 010 期

页码: 2160-2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条施不同烟秆生物质炭用量对连作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为不同模式利用生物质炭改善连作烤烟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烤烟种植前将推荐用量肥料与生物质炭呈宽带状均匀施入条沟,按株定量;生物质炭用量分别为0、0.2、0.4、0.8和1.6 kg/株[对应设为T0(CK)、T1、T2、T3和T4处理];采用3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调查云烟87关键生长期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发病情况;选取代表性烟株测定其农艺性状,测算烟叶产质量及上中等烟比例,并对上部(B2F)和中部(C3F)烤后烟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样品评吸.[结果]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促进烤烟生长发育,降低烟株TMV发病率,其中T3和T4处理的烟株节距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T3处理的有效叶片数和叶面积最大(17.43片/株和1281.68 cm2/株),T2和T3处理烟株TMV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物质炭处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大于25.00%,超过国际优质烟叶标准;总氮、烟碱、钾和氯含量均分别在其适宜范围内;生物质炭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大于B2F等级;T1和T2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更接近优质烟叶标准.T1和T2处理烟叶感官质量综合得分高于T3和T4处理.烟叶产量、产值及均价均以T3处理最高,上中等烟比例以T2处理最高(95.43%),T2和T3处理对烟叶经济性状影响最大.[结论]生物质炭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感官质量和产质量均有重要影响,T1和T2处理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T2和T3处理则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综合考虑生物质炭的施用效应及其成本,建议福建烟区条施烟秆生物质炭以每株0.4 kg(T2处理)为宜.

  • 相关文献

[1]不同类型肥料对土壤养分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张慧,李文卿,林陈强,陈济琛. 2018

[2]杂交水稻配合力的研究概况. 蔡巨广,方珊茹,郑燕梅,吴春珠. 2006

[3]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峰,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朱留刚,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18

[4]生物质炭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及应用前景分析. 王成己,郭学清,曾文龙,陈庆河,唐莉娜,黄毅斌. 2019

[5]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高文慧,叶菁,刘朋虎,王义祥,翁伯琦. 2019

[6]生物质炭调控烟草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王成己,唐莉娜,黄毅斌. 2018

[7]施用生物质炭对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17

[8]不同材料生物质炭施用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成己,王义祥,刘岑薇,黄毅斌. 2019

[9]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烟秆生物质炭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成己,吴志丹,胡忠良,唐莉娜,刘岑薇,黄毅斌. 2017

[10]几种改良措施对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艳春,汪航,李兆伟,叶菁,王义祥. 2022

[11]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以“三聚环保”模式为例. 王成己,李洁静,黄毅斌. 2018

[12]苦瓜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 黄贤贵,张玉灿,张伟光,李祖亮. 2008

[13]不同材料套袋对“丽光”黄皮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品质和病虫害的影响. 刘友接,谢丽雪,熊月明. 2015

[14]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洪建基,曾日秋,姚运法. 2011

[15]绿茶新品种早春毫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性状表现. 郭吉春,杨如兴,何孝延,张文锦,林淑冰,陈志辉,吴祝平,林卫明,陈增清,朱如波,林祥松,张景禹,毛建平. 2002

[16]套袋对‘石火泉’火龙果果实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和品质的影响. 刘友接,林世明,黄雄峰,熊月明. 2015

[17]再生稻各节位分蘖的抽穗期和经济性状观察. 李小萍,卓传营,赵雅静,姜照伟. 2012

[18]乌龙茶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性状表现——紫牡丹 金牡丹 黄玫瑰区试报告. 郭吉春,杨如兴,张文锦,陈志辉,林淑冰,刘国英,陈慧聪,游玉琼,黄毓梅,游洪忠,潘玉生,陈思齐. 2002

[19]闽人工栽培鼠曲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Yang Youquan,杨有泉. 2014

[20]冬虫夏草头孢菌液体培养和化学成分分析. 陈济琛,林新坚,郑力,郑时利.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