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T-RFLP技术在施用解磷菌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柯春亮 1 ; 戴嘉欣 2 ; 周登博 2 ; 张锡炎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T-RFLP;解磷菌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471-4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解磷微生物菌肥对香蕉土壤根际微生态的影响,利用T-RFLP(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分析土壤均匀度指数、香农指数和优势种群等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研究高效解磷菌剂与化学磷肥的不同组合施用方式对香蕉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T处理组香蕉苗较CK组生长健壮,地上部分鲜重平均值为42.2 cm,明显比CK高出35.2%。接M-3-01解磷细菌处理组T1、T3生长势最为显著(P<0.05),其中,T3株高和茎围分别是CK的1.26、1.16倍。T-RFLP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表明,T1、T3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指标分别为2.12/2.11和0.93/0.88,与CCK差异性不明显,但略微高于CK。同时,分析土壤优势种群,处理组T1、T3处理组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群数分别为12和14,数目基本与处理前土壤CCK的一致,而T2略低于CK。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和北里孢菌(Kitasatospora)只存在于CK和施用解磷菌剂T1、T3处理土壤中。土壤种植香蕉苗后,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稳定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施用高效解磷菌剂对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效果较好。

  • 相关文献

[1]槟榔根际微生物研究. 余凤玉,朱辉,王萍,牛晓庆,唐庆华,韩超文. 2010

[2]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真菌时空分布格局. 杜昊楠,陈伟,兰国玉,吴志祥,杨川. 2021

[3]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进闯,王敬国. 2015

[4]不同香蕉枯萎病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陈波,黄霄,刘小玉,周登博,谭昕,高祝芬,张锡炎,戚春林. 2013

[5]施用拮抗菌饼肥发酵液和土壤消毒剂对香蕉枯萎病病区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周登博,井涛,谭昕,陈波,张锡炎,高祝芬. 2013

[6]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sease-resistant cultivars of banana on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enzyme activities. Sun, Jianbo,Peng, Ming,Wang, Yuguang,Li, Wenbin,Xia, Qiyu.

[7]龙眼'蜀冠'×'大乌圆'杂交后代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刘丽琴,朱利飞,决登伟,王一承,王弋,薛鑫. 2019

[8]土壤元素背景值确定方法评述. Wang Deng-feng,王登峰,Wei Zhi-yuan. 2012

[9]深圳五种红树植物中微生物生物活性评价. 刘峰,洪葵. 2006

[10]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 何衍彪,西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詹儒林,赵艳龙. (Mis

[11]微生物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杨礼富,赵百锁,杨苏声. 2007

[12]环脂肽类成分研究进展. 唐金山,高昊,戴毅,洪葵,姚新生. 2008

[13]成龄胶园间作砂仁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张玲艳,李灿,王宏权,茶正早,罗虎,李维峰,杜华波. 2023

[14]木薯渣微生物降解及再利用研究进展. 李静,涂佳才,陈秀龙,宋付平,冯朝阳,覃新导. 2010

[15]幼龄胶林下种植密度和方式对菠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赵维峰,杨文秀,张艳芳,刘胜辉. 2019

[16]生物传感器检测主要病原微生物研究进展. 张艳玲,黄俊生. 2008

[17]槟榔/香草兰间作土壤碱解氮和微生物数量的分布特征. 庄辉发,梁伦涛,杨交,赵青云,王辉,朱自慧,邢诒彰. 2021

[18]引起天然茶枯膏酸败的微生物分离与鉴定. 刘小玉,付登强,余凤玉,贾效成,陈良秋,赵志浩. 2017

[19]土壤中乐果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李光义. 2008

[20]微生物对三种入侵杂草化感作用的影响. 李光义,侯宪文,邓晓,张桂花,李勤奋.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