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为害动态分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伟强 1 ; 邓成菊 1 ; 张建春 1 ; 李芹 1 ; 刘学敏 1 ; 赵素梅 1 ; 胡原鸿 2 ; 杨绍琼 1 ; 王晓燕 1 ; 黄绍忠 3 ; 何旭 1 ; 谢艺贤 4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2.河口瑶族自治县农业局水果站

3.河口瑶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局

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云南河口;褐足角胸叶甲;动态分布规律;危害率;虫情指数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03 期

页码: 54-61

摘要: 采用大棚饲养及连续2年定点监测、分级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进行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受褐足角胸叶甲危害的高低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与发生危害的田间消长规律成正比;12月至翌年3月份的温度、湿度为每年当中的最低值,其危害率、危害指数最低,仅为0~3.08%及0~0.77;5~9月份尽管温度都很高,但仅5~6及8~9月降雨量最多,出现了2次高峰值,危害率、危害指数达到28.67~57.22%、7.17~14.61及31.56~32.78%、7.58~8.22;大棚饲养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5~6月、8月上旬及11月成虫出土,尤以5~6月高峰值最大,大棚饲养成虫消长与田间消长呈现正相关性;热量、降雨的高低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危害及种群动态分布差异十分明显,河口东部地区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河口西部地区>河口中南部地区;排除山地逆温现象最为普遍的河口中南部地区,在正常年份的降雨条件下,海拔越低温度越高,其种群繁育数量越多,危害越重。

  • 相关文献

[1]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报. 陈伟强,赵素梅,谢艺贤,李芹,邓成菊,刘学敏,张光勇,权德才,高梅. 2012

[2]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素梅,陈伟强,谢艺贤,王萌,李芹,张欣,张建春,刘学敏,张光勇,权德才,邓成菊. 2012

[3]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为害动态分布研究. 陈伟强,Chen Weiqiang,Deng Chengju,邓成菊. 2014

[4]几种药剂对褐足角胸叶甲的毒力测定. 赵素梅,陈伟强,谢艺贤,王萌,李芹,张欣,邓成菊,刘学敏,张光勇,权德才,高梅. 2011

[5]海南蔗区趋光性昆虫种类及其动态研究. 伍苏然,熊国如,杨本鹏,詹儒林.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