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翁伯琦 1 ; 唐建阳 1 ; 陈炳焕 1 ; 刘中柱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科院红萍研究中心
关键词: 红萍;“稻-萍-鱼”系统;氮素利用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1991 年 11 卷 01 期
页码: 25-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报道以红萍为饵料,鱼类对红萍氮素消化吸收、转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草鱼和尼罗罗非鱼对红萍氮素的消化和吸收率约为60%,其中30%红萍氮素转化为鱼体动物蛋白,另外约30%氮素排出体外。在田间条件下,尼罗罗非鱼摄食红萍,每季平均增长率约为41—40%。稻田养鱼,以萍喂鱼,鱼粪肥田,萍体氮素得以吸收利用,效益明显。在稻萍鱼体系中,当季红萍氮素的总利用率可达45—50%,而红萍单作肥料处理其利用率仅为30—36%,第二季作物对红萍残留氮素回收率可达7.83—9.64%,比红萍单作肥料处理高3.33—4.11%。第二季残效明显优于红萍压施处理,晚季稻谷产量的增产率可达13—25%,比压施红萍作肥料处理高7—8%。
- 相关文献
[1]红萍供氧装置及其试验研究. 陈敏,刘夏石,刘中柱. 2000
[2]CELSS系统中红萍和蔬菜初步整合试验. 杨有泉,陈敏,邓素芳. 2010
[3]稻田人工生物圈的调控技术研究. 林忠华. 1997
[4]CELSS系统中两种叶用蔬菜与红萍光合供O_2效应对比研究. 杨有泉,邓素芳,陈敏. 2016
[5]红萍发酵过程中一些营养及理化特性的变化. 徐国忠,郑向丽,林觅真,黄银妹. 2006
[6]红萍叶蛋白氨基酸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研究. 杨有泉,姜传京,应朝阳,陆烝,陈敏,邓素芳. 2017
[7]红萍LPC提取方法的研究. 杨有泉,姜传京,应朝阳,陆烝,陈敏,邓素芳. 2013
[8]不同光照强度下红萍在湿养条件中光合作用的对比试验. 杨有泉,陈敏,邓素芳. 2008
[9]我国红萍饲用研究的概状及展望. 杨有泉,李振武,邓素芳,杨燕秋,应朝阳. 2021
[10]闽北官路细绿萍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分析. 郑向丽,徐国忠,邓素芳,林忠宁,应朝阳. 2021
[11]不同生长环境对红萍生长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余涛,郑向丽,徐国忠,王俊宏,黄毅斌. 2019
[12]模拟微重力环境对红萍群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 陈敏,邓素芳,杨有泉,林营志,雷锦桂. 2013
[13]生长素IAA诱导红萍结孢的研究. 徐国忠,郑向丽,王俊宏,邓素芳,杨有泉,应朝阳. 2021
[14]新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水流速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刘中柱. 2011
[15]IB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 徐国忠,郑向丽,王俊宏,邓素芳,杨有泉,应朝阳. 2021
[16]红萍的光合作用和光抑制的若干探索. 林勇,郭文杰,鲁雪华,刘中柱,陆培基. 2002
[17]调控稻田人工生物圈及其新耕作体系研究——Ⅰ.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结果初报. 贾芬,黄毅斌,唐建阳,陈振南,翁伯琦. 1993
[18]红萍湿养栽培供O_2装置研制. 陈敏,刘润东,杨有泉,邓素芳,詹杰,黄毅斌. 2010
[19]红萍多糖结构特征、流变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姚月华,唐宁,应熙锐,应朝阳,程永强. 2022
[20]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内红萍供氧特性研究. 陈敏,邓素芳,杨有泉,黄毅斌,刘中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山区山垅田满江红周年养殖技术
作者:陈钟佃;冯德庆;黄小云;黄秀声;翁伯琦
关键词:满江红;周年养殖;山垅田
-
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林怡;翁伯琦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土地流转;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振兴;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助力
-
福建省"农-牧-菌"循环农业体系构建与技术实践
作者:陈华;叶菁;刘朋虎;王义祥;翁伯琦
关键词:福建省;农-牧-菌;循环农业;体系构建;主要技术
-
南方丘陵区施肥量与2种决明生长性能关系分析
作者:钟珍梅;杨庆;翁伯琦;李春燕
关键词:施肥量;豆科绿肥;生长性能;回归方程;通径分析;决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