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绪成 1 ; 上官周平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氮素;抗旱性;光合电子传递;光能分配;小麦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通讯
ISSN: 0412-0922
年卷期: 2009 年 45 卷 01 期
页码: 1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大田控制条件下,以植物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抗旱性不同品种冬小麦拔节期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及激发能利用分配对氮素响应的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抗旱性不同品种小麦叶片天线色素吸收光能的能力,虽然氮素不能改变激发能在光合碳还原(PCR)和光合碳氧化(PCO)之间的分配比例,但可提高PSII总电子传递速率(JF)和Pn。低氮下不同品种小麦叶片的热耗散比例有差异,但中高氮下叶片之间无显著差异。旱地品种的JF值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先增加后下降,而水地品种则表现为持续升高;2个小麦品种的叶片J0值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呈持续升高的变化趋势。氮素对叶片PSII反应中心活性有影响,而不同抗旱性品种之间亦有差别,说明施氮可改善小麦叶片热耗散和光化学反应对激发能的竞争关系,从而增强光合机构的自我保护能力。
- 相关文献
[1]高大气CO_2浓度下氮素对小麦叶片光能利用的影响. 张绪成,于显枫,高世铭. 2010
[2]高大气CO_2浓度下小麦旗叶光合能量利用对氮素和光强的响应. 张绪成,于显枫,马一凡,上官周平. 2011
[3]氮素水平对小麦根-冠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绪成,郭天文,谭雪莲,高世铭,上官周平. 2008
[4]高大气CO2浓度下氮素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于显枫,张绪成,马一凡. 2010
[5]氮素对高大气CO_2浓度下小麦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 张绪成,张福锁,于显枫,陈新平. 2010
[6]水分与氮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综述. 姜小凤,郭天文,郭建国. 2018
[7]施氮量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一氧化氮含量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张绪成,上官周平. 2007
[8]施氮和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旗叶光合电子传递和分配的影响. 张绪成,于显枫,马一凡. 2011
[9]半湿润区斑地锦入侵后马铃薯的光合响应. 王方,马廷蕊,柳永强,梁慧光,李掌. 2011
[10]甘肃部分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王炜,陈琛,张晓洋,朱天地,白斌,方万成,袁俊秀. 2020
[11]转ABP9基因冬小麦的抗旱性评价. 王炜,罗影,王剑虹,裴怀弟,陈玉梁,叶春雷,罗俊杰,杨随庄. 2014
[12]干旱胁迫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王炜,王剑虹,罗俊杰,陈琛,欧巧明,叶春雷. 2016
[13]碳氮添加对雨养农田土壤全氮、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江晶,武均,张仁陟,董博,蔡立群. 2019
[14]不同施肥处理与间作形式对带田中玉米产量及氮营养状况的影响. 李文学,孙建好,李隆,张福锁. 2001
[15]氮素对兰州百合产量、养分累积和品质的影响. 林玉红,罗俊杰. 2011
[16]低温对辣椒幼苗叶片氮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白青华,郭晓冬,王萍,孙利鹏. 2009
[17]基于SPAD的西瓜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研究. 杜少平,马忠明,唐超男,薛亮. 2023
[18]氮素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叶片温度、气体交换和WUE关系的影响. 汤瑛芳,张绪成,上官周平. 2007
[19]海藻肥对番茄抗旱性的影响. 韩丽君,孙锦. 2005
[20]不同啤酒大麦品种抗旱生理指标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 刘建华,陈炳东,柴丽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药材秸秆基质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娟宁;师丽丽;张海杰;徐靖岚;刘全亮;石建业;姚乔花;张绪成;韩儆仁
关键词: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产量
-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旱地地膜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毛伟滔;张绪成;马明生;柳燕兰;尹嘉德
关键词:冬小麦;生物降解膜覆盖;有机肥替代;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
-
豌豆土壤中潜在自毒物质的鉴定及自毒效应研究
作者:马绍英;陈桂平;王娜;马蕾;连荣芳;李胜;张绪成
关键词:豌豆;自毒物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自毒效应
-
甘肃寒旱农业生产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张绪成;方彦杰
关键词:寒旱农业;生产现状;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研究方向;甘肃省
-
基于APSIM模型分析不同降水年型下施氮深度对旱地小麦的产量效应
作者:尹嘉德;侯慧芝;张绪成;马明生;雷康宁;郭宏娟
关键词:APSIM模型;施氮深度;降雨年型;变异系数;可持续性指数
-
施肥对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作者:柳燕兰;马明生;张绪成;李世成;雷康宁;李继明;张强
关键词:施肥;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马铃薯;产量
-
不同治理模式对玛曲沙化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张国平;王红丽;张绪成;宋婷;杨林平;张化生
关键词:沙化草原;治理模式;生态恢复;土壤水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