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异速生长法计算秋茄红树林生物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金川 1 ; 王金旺 2 ; 郑坚 2 ; 陈秋夏 2 ; 李俊清 1 ; 卢翔 2 ;

作者机构: 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2.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红树林;秋茄;异速生长;生物量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11 期

页码: 3414-34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异速生长方法,建立树干基部多分枝型秋茄生物量与分枝直径的函数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浙江鳌江河口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并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生物量差异。结果表明,秋茄生物量(W)与分枝直径(D)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叶片(WL)、树干(WS)、根系和分枝基部(WB)及植株总生物量(WT)与分枝直径(D)的异速生长方程分别为:WL=0.187D1.855(R2=0.612,P<0.0001);WS=0.267D1.906(R2=0.821,P<0.0001);WB=4.6D1.136(R2=0.644,P<0.0001);WT=3.614D1.446(R2=0.801,P<0.0001)。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地上生物量与林龄和纬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lg(地上生物量)=3.123+0.84×lg(林龄)-2.019×lg(纬度),(R2=0.431,F2,11=4.161,P=0.045)。秋茄种群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纬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浙江鳌江河口3年、5年和10年龄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分别为7.13、11.32和24.35 t/hm2,其中5年龄秋茄林生物量仅为广东湛江同龄秋茄林(自然湿地生境)生物量的18%。然而,广东深圳的3年龄秋茄林(人工湿地生境)生物量仅为该研究中同龄秋茄林生物量的9.3%。此外,以≤11年龄的人工秋茄纯林为对象,建立了种群密度与种群植株平均生物量的关系:lg(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8.468-2.1×lg(种群密度),(R2=0.961,F=99.764,P=0.001),秋茄种群密度越小,平均植株生物量越大,平均单株生物量较符合Yoda提出的-3/2自疏定律为快,自疏指数为-2.1。因此,纬度和林龄是秋茄种群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生境类型、种群密度等因素对红树林种群或群落生物量的积累也至关重要。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源、种苗类型秋茄造林效果的比较. 郑坚,陈秋夏,王金旺,梁锦艳,卢翔,夏海涛. 2016

[2]3种浙江人工红树林造林树种对滩位高程的生态响应. 金川,王金旺,郑坚,陈秋夏,李俊清. 2011

[3]红树植物秋茄与无瓣海桑叶片热值比较研究. 王金旺,陈秋夏,李效文,夏海涛,卢翔. 2016

[4]浙江省红树林分布和造林成效分析. 吴伟志,赵志霞,杨升,梁立成,陈秋夏,卢翔,刘星,张小伟. 2022

[5]茅埏岛滩涂红树植物引种栽培与成本分析. 池方河,王发力,陈秋夏. 2014

[6]江苏引种红树植物秋茄越冬抗寒技术研究. 卢翔,刘星,王金旺,杨升,张丽娜,吉红九,陈秋夏. 2019

[7]秋茄新品种‘龙港’. 陈秋夏,郑坚,周文培,王金旺,杨升,李效文,卢翔,刘星. 2019

[8]不同干燥方式对秋茄功能成分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初探. 夏其乐,郝蓓琼,韩超,曹艳,杨祖泉,刘晨星,陈秋夏. 2023

[9]秋茄低温胁迫转录组分析及脱落酸信号途径基因挖掘. 郭晋敏,杨升,刘星,王金旺,王文卿,陈秋夏. 2023

[10]极端低温胁迫下秋茄LC-MS代谢组学分析. 郭晋敏,杨升,陈秋夏,刘星,刘双双,王金旺,王文卿. 2024

[11]红树林:浙江沿海海岸发展前景看好. 管竹伟,桑士达,陈秋夏. 2015

[12]浙江红树林发展历程及探讨. 陈秋夏,杨升,王金旺,刘星,郑坚,邓瑞娟. 2019

[13]红树林对潮汐浸淹适应性研究进展. 刘双双,杨升,刘星,陈秋夏,姜仲茂. 2022

[14]人工红树林快速成林研究进展. 赵子瑜,赵志霞,陈秋夏,刘双双,应碧旷,李乾辰,陆心童,章晓敏,杨升. 2024

[15]1-2a生浙南绿竹地上生物量分配与模型构建. XIA Haitao,夏海涛,WANG Yueying,王月英,LI Xiaowen,李效文. 2014

[16]重度干旱对3种桑树生物量及其生理生化影响的机理探索. 郑俊明,吕志强,孙志鸿. 2018

[17]镉和酸雨对不同性别桑树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毛晓瑜,楼艳笑,戴超,俞飞,梁君瑛,吕志强. 2020

[18]韩国光合促进剂对生菜栽培的影响. 许宝玉,黄承哲,柳梦培,张成浩. 2019

[19]培养条件对桑黄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钟石,朱俭勋,林天宝,吕志强,叶伟清. 2011

[20]植物免疫诱抗剂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任晓旭,应武,黄雨晴,徐盛春,阮松林,张胜.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