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大玮 1 ; 刘中丽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冻害监测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89 年 4 卷 02 期
页码: 8-14
摘要: 冻害是我国北方冬小麦生产的重大灾害.由于冻害具有积累性和隐蔽性,因此冻害的早期诊断和预警对于防冻保苗工作至关重要.80年代初以来,北方冬麦区进行冻害联合监测是防冻保苗工作中的一个创造.小麦冻害生态类型的划分、冻害指标、冻害机理、抗冻能力及影响因素、受害形态解剖特征、冻害后效等方面的研究为冻害监测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冻害监测方法体系是由冻害科研实验方法与农学调查方法、农业气象观测方法相结合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冻害监测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灾害面前迟迟不能正确识别,贻误补救时机的被动局面.目前我国北方各监测点已能对当地发生的冻害作出较为准确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并提出可行的补救措施建议,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素营养条件下的冬小麦光谱特性. 景娟娟,王纪华,王锦地,刘良云,黄文江,赵春江. 2003
[2]分子标记在我国区域试验小麦品种DUS检测中的应用. 王立新,常利芳,李宏博,季伟,刘丽华,赵昌平. 2009
[3]基于AMTIS航空遥感影象和核驱动模型的作物株型遥感识别. 黄文江,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王纪华,刘良云,王之杰,宋晓宇,牛铮. 2006
[4]不同品种、肥水条件下冬小麦光谱红边参数研究. 赵春江,黄文江,王纪华,杨敏华. 2002
[5]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选育模式的回顾和总结. 孙家柱,郭仁峻,张福胜,田立平,尹峻玉,薛民生. 2002
[6]冬小麦长势TM遥感分级监测与调优栽培模式应用. 李卫国,王纪华,黄文江,郭文善. 2009
[7]自主研究发明的成像光谱仪近地应用及建模初探. 马智宏,王北洪,朱大洲,黄文江. 2010
[8]利用TM遥感进行冬小麦苗期长势监测研究. 李卫国,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纪华,赵春江,李秉柏. 2006
[9]基于TM遥感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预报. 李卫国,王纪华,黄文江. 2009
[10]利用TM遥感进行冬小麦产量分级监测预报. 李卫国. 2009
[11]应用多维全息协调方法优化冬小麦产量结构. 郭新宇,郁明谏. 2002
[12]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京冬18的选育. 单福华,田立平,庞斌双,高新欢,任立平,侯淑敏,张凤廷. 2012
[13]冬小麦叶片氮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王之杰,黄文江,马智宏,王北洪,赵春江,赵明. 2004
[14]高光谱遥感监测冬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黄木易,王纪华,黄义德,黄文江,赵春江,刘良云. 2004
[15]基于PLS和组合预测方法的冬小麦收获指数高光谱估测. 陈帼,徐新刚,杜晓初,杨贵军,赵晓庆,魏鹏飞,王玉龙,范玲玲. 2019
[16]基于近地高光谱与TM遥感影像的冬小麦冠层含水量反演. 程晓娟,杨贵军,徐新刚,陈天恩,王冬. 2014
[17]利用多角度光谱数据探测冬小麦氮素含量垂直分布方法研究. 杨绍源,黄文江,梁栋,黄林生,杨贵军,张东彦,蔡淑红. 2015
[18]基于氮素和水分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 王芊,李存军,王大成,周脚根,杨武德. 2008
[19]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冬小麦拔节期主要长势参数遥感监测. 谭昌伟,王纪华,朱新开,王妍,王君婵,童璐,郭文善. 2011
[20]基于EFAST方法的AquaCrop作物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邢会敏,相诗尧,徐新刚,陈宜金,冯海宽,杨贵军,陈召霞.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非光敏特早熟小麦品种的越冬特性及产量初探
作者:巴特尔.巴克;郑大玮;van Keulen H.;Verhagen A.;王闫利;曾晓光
关键词:非光敏;特早熟;冬早5号小麦品种;越冬特性;籽粒产量
-
一种非光敏特早熟小麦品种光温特性之初探
作者:巴特尔·巴克;郑大玮;Herman van Keulen;Jan Verhagen;吴富宁;曾晓光
关键词:非光敏;特早熟;冬早5号小麦品种;光温特性
-
渗灌节水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浅析
作者:巴特尔·巴克;郑大玮;宋秉彝;郑大豪
关键词:渗灌;研究进展;技术特性;经济效益
-
早冬灾害在小麦减产中的作用与防御
作者:颜明元;黄嘉佑;郑大玮
关键词:早冬灾害,主分量分析,成灾机理,小麦产量,防御
-
早冬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与防御
作者:颜明元;黄嘉佑;郑大玮
关键词:
-
京郊夏秋热量条件与玉米中早熟品种的合理搭配
作者:邓根云;刘中丽
关键词:
-
温度对大瓶螺心率与卵孵化速率的影响
作者:刘中丽;邓根云;蔡涤华;郭文利
关键词:大瓶螺;温度;心率;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