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静 1 ; 赵青松 1 ; 张孟臣 1 ; 杨春燕 1 ; 赵团结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农业部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综合)国家作物遗传与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世代混池;高通量测序;SNP变异;遗传定位;分子标记开发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47-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快速鉴定目标性状遗传位点,开发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剔除高世代选育株行中不利性状,从而加速育种进程。以大豆MS轮回群体中发生花色分离的F_6株行为研究材料,利用其衍生的F_(6∶7)中20个紫花和17个白花纯合家系分别构建2个DNA混池,通过高通量重测序技术获得变异信息,明确SNP富集区,并在SNP富集区内开发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2个DNA混池间发现329 992个SNP位点,表明混池间的遗传背景已经非常相似,但未发现明显SNP富集区,表明可能存在较多假阳性位点;进一步对高质量(Quality>100)的SNP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并去除杂合SNP位点,最终获得3 371个可信位点。其中,位于13号染色上的SNP变异有700个(占比20.77%),并在20~30 Mb的物理区间形成一个最大的SNP富集区,推测调控花色的W1位点可能位于此区间内。利用该区间内SNP信息开发出dCAPS-1、dCAPS-2分子标记,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其与W1位点紧密连锁(W1-(0.4 cM)-dCAPS-1-(2.3 cM)-dCAPS-2),表明W1位点位于SNP富集区内。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高世代株行的分离群体混池,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快速定位控制目标性状的遗传位点,且开发的dCAPS标记可以有效剔除不利性状,从而加速遗传育种进程。
- 相关文献
[1]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2]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3]盐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NCD-2对番茄促生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邵美琪,赵卫松,苏振贺,董丽红,郭庆港,马平. 2021
[4]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5]不同轮作模式下设施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季相变化. 刘蕾,徐梦,张国印,王凌,孙世友,茹淑华,肖广敏,郜静,李玭,马丽敏. 2021
[6]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对高级醇的影响. 孙乐平,张伟,徐嘉良,刘敬科,邢旋,任清. 2020
[7]高通量测序分析高温覆膜对韭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宋健,张海剑,刘莉,杜立新,柳健虎,曹伟平. 2020
[8]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孙建平,刘雅辉,左永梅,韩民利,张虹伟,吕晶晶. 2020
[9]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种太岁样品细菌组成的分析. 王朝江,王世清. 2017
[10]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翔,黄媛媛,宋聪,贾振华,贾良良,宋水山. 2024
[11]不同种植年限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代谢通路. 韩雨潼,岳增良,张国印,郜静,李玭,王立安,李守勉,赵振重,刘晓薇,王凌. 2023
[12]长期有机种植模式下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曾广娟,王晗,赵美微,彭红丽,冯阳,耿世刚. 2024
[13]太岁DNA提取方法差异及对测知细菌结构的影响. 王朝江,王世清,高春燕,李慧,李聪. 2021
[14]引入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对设施蔬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刘蕾,徐梦,王凌,茹淑华,孙世友,郜静,李玭,张国印,马俊贤. 2021
[15]高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开发研究初报. 籍贵苏,吕芃,杜瑞恒,刘国庆,侯升林,马雪,李素英,王金萍,赵秀萍. 2018
[16]不同商品发酵菌剂对牛粪堆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赵欧亚,侯利敏,孙世友,茹淑华,肖广敏,王策,王凌,刘蕾,张国印,李瑞军. 2022
[17]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老面发酵对小米面团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的影响. 刘俊利,赵巍,张爱霞,李朋亮,任素芬,刘敬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生育期基因E1和E2的启动子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刘路平;胡雪洁;祁金;陈强;刘智;赵田湉;史晓蕾;刘兵强;孟庆民;张孟臣;韩天富;杨春燕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基因E1;基因E2;启动子;表达模式
-
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及其衍生品种(系)的特点与遗传分析
作者:张旭娟;陈强;赵田湉;刘书林;杨春燕;秦君;乔亚科;张孟臣
关键词:冀豆12;衍生品种;创新种质;重测序;遗传关系
-
高油高产夏大豆冀豆26的选育
作者:冯燕;刘兵强;孟庆民;陈强;黄冀楠;刘晓燕;史晓蕾;闫龙;张孟臣;杨春燕
关键词:大豆;冀豆26;高油;高产;品种选育
-
大豆对2种类型SMV分离物的抗性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作者:高齐齐;刘兵强;赵田湉;陈强;史晓蕾;林静;杨春燕;张孟臣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QTL;坏死相关基因
-
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冀豆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孟庆民;刘兵强;冯燕;史晓蕾;刘路平;武玉华;杨春燕
关键词:大豆;冀豆30;品种选育
-
利用大豆生育期基因E1和E2构建适宜不同生态区的ms1基础轮回群体
作者:胡雪洁;刘路平;王凤敏;韩玉华;孙宾成;马启彬;黄志平;冯燕;陈强;杨春燕;张孟臣;张锴;秦君
关键词:大豆;ms1基础轮回群体;开花期;生育期;E1;E2;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
RIL群体中大豆籽粒脂肪酸组分QTL分析
作者:王茜;刘兵强;贾馨元;杨庆;黄冀楠;史晓蕾;杨春燕;陈庆山
关键词:大豆;脂肪酸含量;QTL定位分析;遗传分析;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