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义祥 1 ; 罗旭辉 1 ; 叶菁 1 ; 应朝阳 1 ; 翁伯琦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茶园;垦殖方式;土壤有机碳;地表径流;损失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6 年 57 卷 03 期

页码: 129-132

摘要: 采用径流小区观测法研究不同茶园垦殖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流失均以泥沙态损失为主,占流失总量的87.4%~98.6%,而径流态损失仅占1.4%~12.6%。就土壤有机碳年流失量而言,梯台植草方式下土壤有机碳流失量最小,分别比顺坡清耕、顺坡植草和梯台清耕方式降低70.1%~70.7%、42.1%~57.0%和14.2%~17.8%,说明梯台植草方式可作为减少茶园土壤有机碳流失的技术途径。

  • 相关文献

[1]生物黑炭和氮肥配施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和pH值的影响. 吴志丹,江福英,王峰,朱留刚,张磊. 2013

[2]2012年度生物黑炭茶园应用技术示范小结. 江福英,吴志丹,王峰,张磊. 2013

[3]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 2014

[4]豆科绿肥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模拟研究. 叶菁,王义祥,王峰,黄毅斌,翁伯琦. 2016

[5]垦植方式对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的影响. 黄毅斌,罗旭辉,郑仲登,张伍生,黄秀声,詹杰. 2009

[6]福建山地综合开发中红壤保育研究——Ⅰ.不同垦殖方式对果园生态系统的影响. 郑仲登,黄毅斌,翁伯奇,罗涛,于家旺. 2003

[7]垦殖方式对侵蚀果园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詹杰,罗旭辉,董学金,王义祥,郑仲登,黄毅斌. 2009

[8]稻田氮磷面源污染现状、损失途径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李卫华,范平,黄东风,邱孝煊. 2011

[9]水肥管理措施与稻田氮磷面源污染评估. 黄东风,李卫华,王利民,林新坚,范平,邱孝煊. 2014

[10]湖滨林草复合缓冲带对泥沙和氮磷的拦截效果. 卜晓莉,王利民,薛建辉. 2015

[11]不同水肥耦合下双季稻氮磷吸收、利用与流失差异. 王利民,黄东风,张秉涯,潘住财. 2022

[12]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王利民,黄东风,李清华,何春梅,张辉,刘彩玲,栗方亮,黄毅斌. 2018

[13]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黄泥田耕层有机碳固存及生产力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林诚,钟少杰,何春梅,刘玉洁. 2015

[14]贵州喀斯特山区花椒林小生境类型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廖洪凯,李娟,龙健,张文娟,刘灵飞. 2013

[15]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叶菁,黄毅斌,王成己,翁伯琦,刘韬. 2015

[16]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特征. 陈涵贞,苏德森,吕新,徐辉,林汝楷,江宝兴. 2011

[17]不同施肥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王成己,潘根兴,田有国,李恋卿,张旭辉. 2010

[18]不同菌渣肥施用量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叶菁,黄勤楼,黄毅斌,翁伯琦,郑百龙. 2013

[19]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峰,翁伯琦,王义祥. 2009

[20]安溪县主要产茶乡镇土壤肥力现状浅析. 王文建.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