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农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含水量;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12 期
页码: 405-406+4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牧草间作对桉树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地内以桉树人工林林龄2年为第一代林,选用5种牧草种植区的土壤样品作为人工林地间供试材料,行带内杂草地土样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每个区组中选3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挖剖面,测定土壤含水量、蔗糖酶、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结果]桉树人工林地间作牧草以后,有效提高了林下土壤含水量;蔗糖酶活性测定中糖蜜草样地的蔗糖酶活性提高幅度最大,达到73.92%;网脉臂形草样地的次之,为46.85%;脲酶活性测定中网脉臂形草样地的脲酶活性提高到19.11%,GC1581柱花草和糖蜜草样地的也有显著提高,分别是10.07%和8.43%。[结论]牧草间作能有效改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减缓土壤衰退。
- 相关文献
[1]桉树人工林土壤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陈秋波. 2002
[2]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结构的研究. 余雪标,钟罗生,杨为东,龙腾. 1999
[3]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郑良永,万年青,黄小华,钟宁,郭巧云. 2007
[4]桉-农复合经营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张燕,余雪标. 2007
[5]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 陈秋波. 2002
[6]桉农间作系统对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林培群,余雪标,刘苇,刘宁,李叶. 2010
[7]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循环. 余雪标,白先权,徐大平,蔡景光. 1999
[8]桉树人工林林下间作绿肥对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 刘苇,余雪标. 2008
[9]海南儋州橡胶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 李君,李玉武,舒常庆,兰国玉. 2015
[10]不同化蛹基质对普通大蓟马蛹期、羽化率及性比的影响. 杨波,王晓双,周镇,唐良德,吴建辉. 2019
[11]沙田柚果实肿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陈娇,袁德保,谭琳,李奕星,李芬芳,郑晓燕,郑丽丽,金志强. 2013
[12]沙田柚果实PIP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陈娇,袁德保,谭琳,李奕星,李芬芳,郑晓燕,郑丽丽,金志强. 2013
[13]油棕不同叶序的叶片长宽及其含水量变化规律研究. 李艳,刘立云,唐龙祥. 2009
[14]不同含水量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王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张英,周汉林,刘国道,王坚. 2013
[15]枯草芽胞杆菌XF-1粗蛋白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熊国如,张翠英,刘庆丰,李顺德,何月秋. 2009
[16]海洋杀虫细菌JAAS01发酵条件优化及诱变选育研究. 刘济宁,刘贤进,余向阳,洪葵,彭正强. 2005
[17]海南胡椒蔓提取物活性测试及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赵方方,韩丙军,吕岱竹,谢德芳,罗金辉. 2019
[18]金锦香中酚性成分抑制脂肪酸合酶活性研究. 马青云,杨丹,黄圣卓,马晓丰,赵友兴. 2013
[19]极端高温对木薯单爪螨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卢芙萍,符悦冠,郭容琦,蔡源,经福林,徐雪莲,卢辉,陈青. 2012
[20]中草药红茶菌的制备及其体外抗口蹄疫病毒活性. 符乃方,吴俊才,符启俊,吕律,何继军,李开绵,叶剑秋,蒋盛军,蒋小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墨脱野生牧草资源营养价值分析与评价
作者:郭禹;蓝俊;李承臻;唐显翔;虞道耿;陈学达
关键词:野生牧草;资源利用;营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法
-
蝴蝶豆的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分析
作者:甄云楠;薛荟;王燕茹;袁秉琛;虞道耿
关键词:蝴蝶豆;营养价值评价;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
-
荔枝园分别间作距瓣豆与广东金钱草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袁秉琛;王燕茹;孙郁婷;李承臻;虞道耿
关键词:荔枝;间作;距瓣豆;广东金钱草;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荔枝园间作柱花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承臻;袁秉琛;王燕茹;蓝俊;罗丽娟;虞道耿
关键词:荔枝;间作;柱花草;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间作崖州硬皮豆对荔枝园土壤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甄云楠;薛荟;刘倩;虞道耿
关键词:荔枝;间作;‘崖州’硬皮豆;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假木豆属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袁秉琛;王燕茹;孙郁婷;李承臻;虞道耿
关键词:假木豆;植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
-
蝴蝶豆种质资源芽期耐盐性筛选及评价
作者:王燕茹;袁秉琛;孙郁婷;王志勇;虞道耿
关键词:蝴蝶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