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大豆核心种质异黄酮含量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凤杰 1 ; 姜莹 1 ; 董德坤 1 ; 朱丹华 1 ; 李百权 1 ; 朱申龙 1 ; 付旭军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杭州分中心

关键词: 大豆;总异黄酮;异黄酮组分;省份;生态类型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11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5-8+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大豆核心种质库中的部分夏秋种质,分析了不同品种、省份和生态类型之间,总异黄酮含量和12种异黄酮组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总异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参试所有品种总异黄酮含量集中分布在1 000~4 000μg/g之间;发现了5个总异黄酮含量大于5 000μg/g的品种。将12种不同的异黄酮组分划分为4大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品种间异黄酮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大豆异黄酮主成分与总异黄酮含量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比较不同省份和生态地区的总异黄酮含量和组分含量,发现不同省份之间总异黄酮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总体来说,黄淮海区域省份内大豆的异黄酮总含量显著高于南方省份内大豆的异黄酮总含量;夏大豆类型品种的总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秋大豆类型品种。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组成成分黄豆黄素苷和染料木苷的含量在不同省份之间差异显著;黄豆黄素苷和黄豆苷在不同生态类型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 相关文献

[1]浙江大豆核心亲本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郁晓敏,袁凤杰,傅旭军,朱丹华. 2015

[2]"贝母/玉米/大豆"旱地多熟栽培技术及效益简析. 赵军华,曹开金,楼肖成,吕学高,朱正梅. 2015

[3]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4]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李百权,张军土,成丽萍. 2000

[5]日本育成脱腹大豆新品种. 夏湛恩. 1998

[6]三个大豆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张金霞,董德坤,胡兴旺,陈芬,朱丹华. 2016

[7]磷肥配施石灰石粉对红壤上大豆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傅庆林,孟赐福. 1992

[8]大豆铁素营养诊断适用指标的研究. 符建荣,秦遂初. 1991

[9]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蛋白亚基构成分析. 姜莹,吴娴静,董德坤,袁凤杰,朱申龙,朱丹华. 2010

[10]用过氧化氢酶诊断大豆缺铁的探讨. 符建荣,秦遂初. 1990

[11]铝毒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胡蕾,应小芳,刘鹏,徐根娣,朱申龙. 2004

[12]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 2006

[13]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的影响. 金婷婷,刘鹏,黄朝表,王芳,徐根娣,朱申龙. 2007

[14]锌指蛋白转录因子Di19参与调控大豆干旱响应的研究进展. 张古文,沈立,郑华章,刘娜,冯志娟,龚亚明. 2020

[15]过表达OsHsp90和BsCspB基因可增强大豆的耐盐性. 杨清华,张金霞,董德坤,杨向东,金杭霞,陈芬,朱丹华. 2019

[16]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单作及玉米-大豆间作田的扩散规律. 郭井菲,韩海亮,何康来,白树雄,张天涛,王振营. 2022

[17]大豆NIP类水孔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特性分析. 吴伟,冯志娟,徐盛春,刘娜,张古文,胡齐赞,龚亚明. 2018

[18]不同大豆品种中6种矿物质元素的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 陈有才,蒙泓宇,孙亚庆,吴时敏,蒋晓菲,王强,张志恒. 2018

[19]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郁晓敏,金杭霞,袁凤杰. 2020

[20]肥料与调理剂配施对新垦红壤性状综合改良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吴梦洁,严建立,章明奎,王道泽,吕晓菡.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