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超 1 ; 黄东风 1 ; 邱孝煊 1 ; 李卫华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评估;防治对策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07 年 S2 期

页码: 368-3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闽江中上游流域福建省内的25个县(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人粪尿、农村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化肥、畜禽养殖、农田养分流失、村镇地表径流、水产养殖等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05年全年排放入水环境的CODC r、TN和TP分别为102050.5、66578.56和20712.41 t,各占53.90%、35.16%和10.94%;总等标排放量为280 506.1×106m3,其中CODC r、TN和TP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6803.368×106、66578.55702×106和207124.1×106m3,污染率指数分别为1.64%、21.30%和77.07%,故磷和氮是该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率指数排在前3名的污染源为农田水土(养分)流失、水产养殖和畜禽粪尿,其污染率指数分别为45.78%、30.60%和11.29%,三者总和占全流域污染率的87.67%,是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各县(市)间相比较,全年等标排放量以闽清县居第一位,达24 520.6×106m3,污染率指数为8.74%;浦城县和建瓯市次之,等标排放量分别达21968.64×106和20790.39×106m3,污染率指数为分别为7.83%和7.41%。不同县(市)的主要污染源有所不同,例如闽清县、屏南县、政和县等是以农田水土(养分)流失为主要污染源,泰宁县、邵武市等是以水产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因此,不同县(市)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上应有所侧重。最后提出了闽江中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农业立法、强化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农化物质投入最小化技术研究,开展畜禽粪便多用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倡清洁生产、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投放鱼饲料和药物、减少流失率。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黄东风,王果,陈超. 2006

[2]水口库区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及其防治对策. 黄东风,李卫华,邱孝煊,陈超. 2008

[3]我国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与分析. 周琼,黄颖,刘德娟,许标文,曾玉荣. 2014

[4]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黄东风,王果,陈超. 2006

[5]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与分析. 周琼,黄颖,刘德娟,许标文,曾玉荣. 2015

[6]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草类植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钟珍梅,黄毅斌,李艳春,黄秀声,陈钟佃,冯德庆. 2017

[7]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 许静,陈永快,曹志全,邹晖. 2011

[8]甘薯品种抗瘟性丧失及其防治对策. 张联顺,杨秀娟,陈福如,杨家育,王清中. 1999

[9]子莲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罗银华,刘波,朱育菁,肖荣凤,杨莹莹,杨盛春. 2012

[10]一种番鸭“新肝病”在浙江的流行及防治初探. 陆新浩,刘鸿,黄瑜,陈秋英,任祖伊,黄建勇,吴勇. 2010

[11]38例鸭鸳鸯等孢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江斌,吴胜会,林琳,张世忠.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