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金银花黄萎病的病原鉴定及生防菌剂防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鹿秀云 1 ; 商俊燕 1 ; 苏振贺 1 ; 郭庆港 1 ; 李社增 1 ; 贾海民 1 ; 李耀发 1 ; 马平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关键词: 金银花;病原鉴定;大丽轮枝菌;生理型;生理小种;交配型;致病性;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23 年 53 卷 004 期

页码: 642-6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20年河北省金银花主产区发生了一种金银花新病害,本文针对此病害开展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防治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盆栽试验完成分离物的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并确定金银花病原菌的生理型、生理小种和交配型.同时在田间条件下评价微生物杀菌剂"10亿芽胞/克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金银花新病害的防治效果.从金银花病株维管束中分离获得7个真菌纯培养物,柯赫氏法则证明这7株真菌均为金银花新病害的病原菌.显微观察发现这7株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均具轮状分枝,在培养基上均可形成微菌核,据此初步确定其为轮枝菌属真菌(Verticillium).rDNA-ITS序列比对和大丽轮枝菌特异性引物扩增证明这7株真菌均为大丽轮枝菌(V.dahliae).进一步采用相关特异性引物扩增证明,这7株大丽轮枝菌均为非落叶型菌株、2号生理小种、MAT1-2-1交配型.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金银花黄萎菌还能够侵染棉花、茄子、马铃薯、向日葵等作物,在4种作物上均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田间采用微生物杀菌剂"10亿芽胞/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穴施可有效减轻金银花黄萎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86.36%,增产11.7%.在我国首次报道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金银花黄萎病,"10亿芽胞/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用于该病害的有效防控.

  • 相关文献

[1]西瓜黄萎病菌种群结构类型及致病性分析. 鹿秀云,苏振贺,刘晓萌,商俊燕,王莹,张晓云,郭庆港,李社增,马平. 2024

[2]利用微生物杀菌剂防治马铃薯黄萎病. 鹿秀云,赵卫松,白颖,马丽,张丽红,商俊燕,苏振贺,郭庆港,张晓云,王培培,闫磊,马平,李社增. 2020

[3]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防细菌NCD-2的田间效果评价及其鉴定.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刘杏忠,刘干. 2005

[4]Bi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英文).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H. C. HUANG. 2005

[5]西瓜枯萎病菌小种分化及其致病性分析. KONG Ling-xiao,孔令晓,Wang Cui-xia. 2011

[6]西瓜枯萎病菌分离及致病力测定. 纪莉景,王连生,栗秋生,王翠霞,孔令晓. 2010

[7]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纪莉景,王连生,孔令晓. 2020

[8]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温春秀,翟彩霞,张彦才,谢晓亮,刘灵娣,田伟,刘铭. 2012

[9]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克隆和不同地区交配型基因检测. 任世龙,杨振立,白辉,王永芳,全建章,董志平,李志勇,邢继红. 2018

[10]黄河流域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王彦,郭庆港,鹿秀云,李宝庆,李社增,马平. 2009

[11]相对病情指数表示棉花品种黄萎病抗病性的统计学解释. 李社增,马平,刘增志,陈新华,H.C.Huang. 1999

[12]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13]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14]中国七省(自治区)马铃薯黄萎病病情及优势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周洪友,鹿秀云,年冠臻,郭庆港,赵卫松,东保柱,申建芳,王培培,张晓云,闫磊,马平. 2018

[15]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16]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对大丽轮枝菌GFP标记菌株在棉花体内扩展的影响. 王亚娇,赵卫松,陈丹,纪莉景,李社增,孔令晓,马平. 2020

[17]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2020

[18]生防细菌NCD-2突变体构建及抑菌功能基因的防病作用. 孙会刚,蒋继志,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06

[19]生防细菌NCD-2中抑菌功能相关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郭庆港,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07

[20]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李社增,马平,刘杏忠,H.C.Huang,陈新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