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欧巧明 1 ; 倪建福 1 ; 张正英 1 ; 陈玉梁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
关键词: 冬小麦;长穗偃麦草;花粉管通道;外源DNA导入;性状变异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24-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外源DNA导入小麦后引起的性状变异及其遗传规律,应用花粉管通道外源DNA导入技术将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冬小麦陇鉴127中,调查其后代产生的变异,并进行连续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从D1、D2代开始各性状均产生明显的变异,D3代基本趋于稳定。对陇鉴127的4个变异系的方差齐性检验显示主要性状有明显的变化:株高、旗叶面积、单穗粒数变异程度较大;穗长、千粒重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异;分蘖数具有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异。抗病性鉴定表明,变异后代有个别表现对条锈病免疫或高抗,部分材料兼抗白粉病。说明个别变异材料中已引入了供体抗锈基因,外源基因已进入冬小麦中并得到表达。研究还表明外源DNA导入冬小麦后引起变异的种类多、范围广、幅度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具有重复性和一定的趋向性。
- 相关文献
[1]小麦抗锈变异体的RAPD分子验证. 秦琳,李杉,崔凯荣,王亚馥,倪建福,周文麟. 1997
[2]偃麦草DNA导入甘麦8号的研究. 倪建福,周文麟,仲乃琴,王亚馥,陈克明,崔凯荣. 1993
[3]导入外源DNA小麦变异类型的光合特性研究(简报). 王晓娟,孔英珍,王亚馥,庞斌双,倪建福. 2000
[4]外源DNA导入小麦后D_0代的幼胚离体培养. 叶春雷,欧巧明,倪建福,杨随庄. 2007
[5]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6]外源C_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 周文麟,倪建福,王亚馥,刘志学,陈克明,杨汉民. 1992
[7]高粱DNA导入普通小麦选育高产春小麦新品系研究. 倪建福. 2003
[8]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君林,高亚军,李生秀,刘炜. 2008
[9]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俊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所,樊廷录,王勇,高育峰. 2005
[10]陇东旱塬冬小麦返青~抽穗期霜冻发生规律分析. 窦有恒,祁旭升,王晓娟,陈伟英,刘自成. 2006
[11]陇东旱塬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鉴定. 祁旭升,窦有恒,王晓娟,陈伟英,刘自成. 2006
[12]甘肃冬小麦加工品质检测及其品质现状分析. 郑琪,任根深,李兴茂. 2019
[13]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14]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李裕元,郭永杰,邵明安. 2000
[15]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王淑英,樊廷录,张金文. 2008
[16]小麦越冬前阶段发育与热效应、形态建成的关系. 王军强,牛俊义,樊廷录,刘建华,魏玉杰,陈志国,邱晓庆. 2009
[17]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 2010
[18]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有效性的研究. 郭晓冬,安战士. 1991
[19]有机肥对陇东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 张建军,樊廷录,王勇,唐小明,党翼. 2009
[20]旱地冬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饲草高粱新品种陇草4号
作者:张国琴;葛玉彬;张正英;贺春贵
关键词:
-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以来土壤保持功能与植被关系探究
作者:常秀红;欧巧明;王方;谢志军
关键词:土壤保持;植被变化;黄土高原
-
甘肃紫苏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作者:崔文娟;罗俊杰;陈军;欧巧明
关键词:紫苏;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
-
优质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作者:欧巧明;李琦;陈军
关键词:总状花序顶生;单株产量;主穗;油酸含量;生物技术研究所;木酚素;紫苏;中早熟
-
96份谷子种质资源淀粉多样性及优异资源鉴选利用
作者:王红梅;杨天育;董孔军;何继红;张磊;陈玉梁;刘新星;李忠旺;任瑞玉
关键词:谷子;种质资源;双波长比色法;淀粉含量;直/支比
-
光敏型饲草高粱新品种陇牧1号
作者:葛玉彬;张国琴;张正英;贺春贵
关键词:光敏型;饲草高粱;陇牧1号;新品种
-
饲草高粱新品种陇草4号选育报告
作者:张国琴;葛玉彬;张正英;贺春贵
关键词:饲草高粱;新品种;陇草4号;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