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伟 1 ; 郭天文 1 ; 郭全恩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PAL肥料;氨挥发;模拟;研究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6 年 06 期
页码: 22-23
摘要: 在室温20℃条件下进行的PAL肥料抑制氨挥发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量(纯氮0.1 g/kg)和高量(纯氮0.3 g/kg)施氮水平下,尿素氨的挥发量均高于相应的PAL肥料;PAL肥料的施用量对其氨的挥发量影响不大;在相同施氮量的水平下,分层施缓释效果明显高于混施,以加入3.23 g/kg PAL肥料,氨的总挥发量为12.99m g,对氨挥发抑制效果最好。
- 相关文献
[1]PAL肥料氮素释放规律及其对大麦生长的影响. 郭全恩,郭天文,王益权,刘军,南丽丽,曹发魁,武天云. 2006
[2]甜菜干物质生产模拟的初步研究. 田际良. 2001
[3]DNDC模型模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吕晓东,王婷. 2018
[4]SGM模型牦牛子模型生长发育模块校验及应用. 刘海波,BEHRENDT Karl,吴建平,杜文华,KEMP David,BADGERY Warwick,宫旭胤,刘立山,金茜. 2023
[5]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肃夏玉米农田灌淤土土壤氨挥发研究. 杨晓云,杨虎德. 2017
[6]秸秆粉碎带膜还田对玉米氮肥追施过程土壤氨挥发的影响初探. 王玺,卢秉林,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吴科生,崔恒. 2021
[7]不同施肥条件下北方夏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研究. 杨晓云,杨虎德. 2016
[8]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 杨封科,高世铭. 2003
[9]定西试验站旱农生态研究回顾与展望. 杨封科,高世铭,苏永生. 2006
[10]两当县中低产田分布及障碍类型研究. 任书生,刘克荣,董博,董青松. 2017
[11]培肥方式对国槐移栽苗生长的影响. 冯海山. 2019
[12]大岩桐叶片离体再生培养研究. 张艳萍,陈玉梁,张正英,厚毅清. 2006
[13]甘肃兴电灌区油葵与不同作物间作模式研究. 王建成,杨思存,车宗贤. 2014
[14]国内外微咸水利用现状及利用途径. 郭永杰,崔云玲,吕晓东,郭天文. 2003
[15]即食乌龙头黄花菜复合食品加工工艺研究. 李玉梅,胡生海,李明泽,李玉新,王学喜,李梅,张霁红. 2024
[16]小麦除草专用肥的研究. 车宗贤,王文丽. 2003
[17]植物多倍体研究综述. 彭云霞,王宏霞,李玉萍. 2012
[18]优异谷子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何继红. 2004
[19]甘肃省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研究. 陈珩,刘润萍,李红霞. 2009
[20]甘肃省中药材仓贮与加工现状及发展建议. 张芳,康三江,颉敏华,张海燕,郑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铜镍复合胁迫对鹰嘴紫云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姚宇恒;李景峰;南丽丽;郭全恩;曹诗瑜
关键词:铜镍胁迫;根际土壤;细菌;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
-
乙二胺四乙酸-乙酸铵盐交换法测定阳离子交换量方法优化
作者:王卓;郭全恩;曹诗瑜;展宗冰
关键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乙二胺四乙酸-乙酸铵交换法;磁力搅拌器
-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作者: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
关键词:半干旱区;有机肥;春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
-
基于GIS的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监测预警系统
作者:马海霞;郭全恩;展宗冰;刘强德;白玉龙;杨城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监测预警;反距离加权插值
-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西北半干旱区小麦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作者:张平良;刘晓伟;曾骏;郭天文
关键词:施肥;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有机碳储量
-
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对钾肥品种和施用时期的响应
作者:李书田;段玉;郭天文;张平良
关键词:马铃薯;钾肥品种;施钾时期
-
‘清水’紫花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对铜镍胁迫的响应
作者:梁鹏飞;李景峰;南丽丽;郭全恩;曹诗瑜
关键词:铜镍胁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