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华北旱地春玉米不同水分管理下干物质和氮生产与分配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胜尧 1 ; 范凤翠 1 ; 李家曦 2 ; 石玉芳 1 ; 刘梦星 3 ; 李志宏 1 ; 张立峰 3 ; 贾建明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2.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春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生产;覆膜方式;干物质累积;氮素积累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214-2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在优良肥力基础上由高产作物一熟替代两熟生产的技术可行性与突破途径,设置垄作覆膜、垄作裸地、平作覆膜、平作裸地(对照)4种处理,监测了旱地春玉米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干物质和氮生产及其转运、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华北旱地春玉米干物质累积进程表现典型的"S"曲线型,后期缓速增长期出现以茎秆为中心的干物质再度累积特征;抽雄前植株干物质累积达全生育期的47.02%~53.96%,转运至籽粒达到9.99%~25.22%;其中,苞叶与穗轴积累的干物质转运率高达25.22%~47.48%。覆膜使春玉米抽雄期前干物质累积较对照高17.19%~23.61%,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比对照提前6.4 d,但线性累积持续期却缩短1.5~2.5 d。春玉米氮素累积表现蜡熟期后对土壤氮素的再度高速吸收且以茎秆为中心的氮素富集特征;株体蓄贮氮素总量的43.08%~48.05%转入籽粒,对籽粒的贡献率达49.01%~52.61%;其中,苞叶与穗轴转运率最高,达自身氮素储存量的65.89%~71.40%。垄作覆膜处理苗期茎叶氮素积蓄量较对照高101.08%,生育前期氮素蓄存茎叶、生育后期转运籽粒的"前蓄后转"效应,促进籽粒库容构建,使垄作覆膜玉米增产9.47%。华北旱地一熟种植,促发了玉米蜡熟期后的干物质和氮素生产,释放了玉米高产潜力;而覆膜处理加速了玉米干物质与氮素生产进程,但缩短了干物质线性累积持续期;旱地春玉米进一步高产的突破,需要以籽粒为核心的更大库容品种的突破。

  • 相关文献

[1]华北旱地覆膜春玉米田水温效应及增产限制因子. 刘胜尧,张立峰,李志宏,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 2014

[2]氮素不同形态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贾明飞,樊建英,封志明,李东玉,相丛超,胡金雪,张淑青,杨云马. 2024

[3]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2024

[4]不同施肥措施对春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黄智鸿,赵海超,魏东,史宝林,毛庆文,宋胜普,阎立波. 2016

[5]华北地区休闲期覆膜对土壤水分和春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刘胜尧,范凤翠,贾建明,贾宋楠,齐浩,李志宏,高清海. 2018

[6]"十三五"国家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栾奕,白岩,卢实,李磊鑫,王德强,高婷婷,石洁,杨洪明,路明. 2023

[7]豆科冬绿肥水氮复合效应分析. 秦文利. 2021

[8]东华北地区春玉米出苗期常见问题分析. 刘粤阳,杨建勇,石洁. 2016

[9]旱区春玉米施水覆膜播种应用效果研究. 张西群,贾素梅,张辉辰,贾建明. 2008

[10]施氮量对冀西北春玉米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王激清,刘社平,韩宝文. 2011

[11]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粉剂防除春玉米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 王建平,张玉慧,赵志英,乔普海,谌爱武,刘小民,王贵启. 2015

[12]覆膜对华北春玉米磷钾吸收、分配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刘胜尧,李志宏,张立峰,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 2014

[13]河北省春播玉米区域试验试点效应分析. 祝丽英,周进宝,陈景堂,宋占权,李海军. 2006

[14]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朱金城,陶洪斌,盛耀辉,高英波,杨利华. 2015

[15]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于玲玲,郭强,赵贵元. 2017

[16]春玉米缓释专用BB肥的研制及肥效试验. 王激清,闫彩云,韩宝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