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褐飞虱在适应抗性水稻品种“IR26”过程中的氨基酸含量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红星 1 ; 吕仲贤 1 ; 陈建明 1 ; 郑许松 1 ; 俞晓平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褐飞虱;抗性品种;适应性;氨基酸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925-9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褐飞虱在适应抗性水稻品种"IR26"过程中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IR26"植株的叶鞘和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感虫水稻品种"TN1"植株的低3.78%和3.05%。除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外,褐飞虱在"IR26"上取食第2代时体内其他氨基酸含量均升高,从第3代开始下降。饲养在"TN1"上的褐飞虱转移到"IR26"上取食后,其蜜露中氨基酸除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胱氨酸外,其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上升。而在"IR26"上取食3代的褐飞虱转移到"TN1"上取食,其蜜露中的苏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下降,但氨基酸总量相差不大。

  • 相关文献

[1]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种群及其与抗性水稻品种的关系.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 2000

[2]褐飞虱与其共生菌——类酵母菌的相互作用. ^A张珏锋^B1^D1%^A陈建明^B2^D1%^A吕仲贤^B3^D1%^A郑许松^B4^D1%^A徐红星^B5^D1%^A陈列忠^B6^D1%^A中屠旭萍^B7^D2%^A俞晓平^B8. 2004

[3]黄绿绿僵菌侵染对褐飞虱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珏锋,陈建明,舒金平,李芳,钟海英,吴鸿. 2018

[4]不同虫源和致害性的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种群动态.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 2001

[5]果实日灼发生机制及防护. 李晓颖,徐红霞,陈俊伟. 2014

[6]浙江白沙枇杷品种资源与产业化. 陈俊伟,徐红霞,李晓颖. 2014

[7]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学功能及其与褐飞虱致害性及抗药性形成的关系. 张珏锋,陈建明,陈列忠,何月平. 2009

[8]外源茉莉酸对水稻植株抗褐飞虱的诱导作用. 徐红星,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张珏锋. 2006

[9]昆虫体内共生菌在其适应寄主植物过程中的作用. 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09

[10]国外引种芍药品种盆栽的适应性研究. SHI Xiao-hua,史小华,LIU Yi,刘毅. 2019

[11]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王彦华,王强,沈晋良,吴声敢,俞瑞鲜,赵学平,苍涛,吴长兴,陈丽萍. 2009

[12]蔗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卵的寄生适应性. 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徐红星,鞠瑞亭. 2003

[13]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陶林勇. 1995

[14]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 刘叙杆,赵兴华,王彦华,韦锦捷,沈晋良,孔健,曹明章,周威君,罗才宏. 2010

[15]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2014

[16]氮营养对褐飞虱在IR64稻株上取食和产卵行为的影响(英文).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ong-luen,胡萃. 2005

[17]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王彦华,苍涛,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俞瑞鲜,吴声敢,王强. 2009

[18]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王彦华,陈进,沈晋良,高聪芬,黄悦,张久双,李文红,周威君. 2008

[19]水稻抗虫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俞晓平,巫国瑞,陶林勇,王成良,徐启强. 1993

[20]农药增效剂激健在吡蚜酮防治褐飞虱上的应用效果. 狄蕊,吴水祥,邱海萍,张震,柴荣耀.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