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转录因子ZmEREB180调控根系生长发育及耐逆的功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宸铭 1 ; 赵克勇 2 ; 悦曼芳 2 ; 赵延明 1 ; 吴忠义 2 ; 张春 2 ;

作者机构: 1.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基因资源与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ZmEREB180;转录因子;根系;非生物胁迫;氮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920-19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AP2/ERF (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调节激素信号转导和物质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AP2/ERF超家族基因在许多植物物种中的生物学功能已经得到验证,但对玉米(Zea mays L.)中AP2/ERF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报道较少。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Zm EREB180 (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转录因子,在鉴定的玉米六叶期(V6)、十二叶期(V12)和抽雄期(VT)等关键发育时期,根系中的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组织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主要在玉米根系中表达,且在幼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成熟根,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玉米根系生长发育调控。本研究克隆了Zm EREB180 (Gene ID:100192457)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 PCR)、亚细胞定位和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株系的耐逆表型鉴定等生物学手段,初步分析了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和生物学功能。该基因包含2个外显子,编码序列全长1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具有AP2/ERF家族所特有的保守结构域;该基因在玉米根系中表达量最高,且在高盐、干旱、高氮和低氮等胁迫处理条件下的玉米根部皆有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其中,低氮处理较高氮处理具有更高的表达量和更快的响应速率;在含0.10、0.15 mol L–1 Na Cl以及0.15、0.20和0.30 mol L–1甘露醇(mannitol)的1/2 MS固体培养基上,转Zm EREB180基因拟南芥的主根长度均显著长于野生型;土壤环境中,高盐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拟南芥具有更健康的生长状态、更高的绿叶率、更低的丙二醛含量和更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转录因子Zm EREB180可能在调控玉米根系生长发育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增强玉米植株对高盐、干旱、渗透、低氮等逆境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为下一步鉴定转录因子Zm EREB180在玉米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相关文献

[1]玉米ZmGRAS3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殷龙飞,王朝阳,吴忠义,张中保,于荣. 2019

[2]玉米蛋白激酶基因ZmPti1-1的cDNA克隆及其表达特性. 边鸣镝,吴忠义,张秀海,王永勤,曹鸣庆,黄丛林. 2008

[3]非生物胁迫诱导的玉米蛋白激酶基因ZmCIPK1的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 边鸣镝,吴忠义,赵久然,王永勤,张秀海,黄丛林,曹鸣庆. 2008

[4]玉米非生物逆境响应基因ZmASK1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邹华文,吴忠义,张秀海,王永勤,杨清,曹鸣庆,黄丛林. 2008

[5]非生物胁迫诱导的玉米蛋白激酶基因ZmCIPK3的cDNA克隆和表达特性. 边鸣镝,李文亮,郭庆勋,王晶莹,周连霞,杨德光,黄丛林. 2008

[6]玉米P1基因表达、蛋白定位预测与功能分析. 冯汉宇,张秀海,陈传永,张殿朋. 2019

[7]玉米ZmbHLH16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吴忠义,杨梦婷,张春,王作平,邹华文. 2020

[8]玉米不同部位根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管建慧,郭新宇,王纪华,刘克礼,郭晓东. 2007

[9]品种和氮素供应对玉米根系特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程乙,王洪章,刘鹏,董树亭,赵久然,王荣焕,张吉旺,赵斌,李耕,刘月娥. 2017

[10]玉米N-乙酰转移酶ZmNAT1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分析. 郭思语,赵克勇,代正罡,邹华文,吴忠义,张春. 2024

[11]限制灌水对玉米品种叶片、根系等的影响. 杨国航,刘鹏,赵久然. 2009

[12]模拟水体硝态氮对黄菖蒲生长及其氮吸收的影响. 王兵,温奋翔,肖波. 2016

[13]冷旱诱导表达的转录因子CBF1对草莓的遗传转化. 金万梅,尹淑萍,王萍,孟凡红,崔铁军. 2002

[14]AC转CBFI基因草莓'哈尼'向栽培草莓'土特拉'转移外源基因的研究. 金万梅,董静,刘燕,张玉平,潘青华. 2007

[15]植物MAPK级联途径应答的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周秒依,任雯,赵冰兵,李韩帅,刘亚. 2020

[16]普通小麦TaTP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洪琳,徐磊,马锦绣,高世庆,权威,唐益苗,赵昌平. 2014

[17]小麦Whirly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孙月,杨慧玉,朱文根,王小燕,唐益苗. 2023

[18]小麦TaHPP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郝小聪,王伟伟,张风廷,孙瑞,房兆峰,柳珊,曹志琛,朱文根,赵昌平,汪德州,唐益苗. 2021

[19]长穗偃麦草EeSKOR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张勇,田小霞,郑明利,毛培春,孟林. 2021

[20]小麦糖转运蛋白基因TaSWEET6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徐磊,王伟伟,苏世超,马锦绣,孙辉,房兆峰,高世庆,唐益苗,赵昌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