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香蕉产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思豪 1 ; 王丽霞 2 ; 刘永霞 2 ; 姜成君 1 ; 宋可欣 2 ; 赵艳 1 ; 何应对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香蕉;土壤养分;产量预测;机器学习;SHAP

期刊名称: 热带生物学报

ISSN: 1674-7054

年卷期: 2025 年 16 卷 001 期

页码: 21-30

摘要: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皇帝蕉产量进行预测,明确最优预测模型及产量影响因素,为海南省澄迈县皇帝蕉的养分综合管理及产量预测等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输入变量进行筛选,然后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和人工神经网络(ANN)4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皇帝蕉产量预测模型,利用Shapley加法解释(SHAP)法解释模型,揭示影响皇帝蕉产量的主导因素,并量化分析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NN模型预测性能最佳,R2为0.98,RMSE和MAE分别为0.16和0.10 kg·株-1,预测值基本无偏差。ANN模型在100样本数据量左右下误差已得到收敛,更小的成本也能获得优良预测效果。虽然SVM模型预测性能只是稍差于ANN模型,但其有欠拟合风险。KNN和RF模型预测性能欠佳,有过拟合问题,且在当前样本量下误差还没收敛。SHAP法对ANN模型预测结果解释是:速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是影响皇帝蕉产量的主导因素,当蕉园速效钾含量大于100 mg·kg-1,碱解氮含量大于100 mg·kg-1,交换性钙含量大于600 mg·kg-1,交换性镁含量大于60 mg·kg-1时对皇帝蕉产量起促进作用。在土壤交换性钙、镁缺乏时,增加土壤有效锰、有效锌的含量可能会缓解蕉园缺素胁迫。

  • 相关文献

[1]减量施氮对蕉园土壤养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何应对,王丽霞,井涛,刘永霞,丁哲利,韩丽娜,王必尊. 2016

[2]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王丽霞,井涛,殷晓敏,苏璐,王必尊,李敬阳,何应对. 2020

[3]不同耕作措施对香蕉园土壤微量元素养分的影响. 丁熙,王必尊,丁哲利,刘永霞,井涛,何应对. 2016

[4]2019年国内外天然橡胶产销形势. 莫业勇,杨琳. 2020

[5]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鲜食玉米产量预测. 王宏轩,于珍珍,李海亮,汪春,严晓丽,邹华芬. 2024

[6]Chelex-100法快速提取镰刀菌基因组DNA. 杨歆璇,羊玉花,杨腊英,李松伟. 2010

[7]香蕉果皮带毛突变体的鉴定与初步研究. 徐立. 2006

[8]香蕉枯萎病菌pac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松伟,黄俊生,羊玉花,杨歆璇,贾慧升. 2010

[9]香蕉植物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Zhong Shuang,钟爽,Ma Wei-hong,马蔚红. 2010

[10]茶树油控制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研究. 静玮,苏子鹏,朱德明,韩志萍. 2010

[11]香蕉凝集素基因启动子脱落酸诱导活性鉴定. 周雪莉,张建斌,贾彩红,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2008

[12]香蕉果实采后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测定及其基因克隆. 徐碧玉,金志强,刘菊华,韦带莲. 2006

[13]香蕉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反义基因转化香蕉的研究. 杨小亮,李瑞珍,徐碧玉,金志强. 2006

[14]香蕉一个内切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乙烯和果实成熟的相互关系. 刘菊华,徐碧玉,张建斌,金志强. 2009

[15]巴贝多香蕉在海南试种初报. 许桂莺,陈业渊,谢子四,罗石荣,魏守兴. 2007

[16]香蕉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小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魏军亚,刘德兵,魏守兴,谢子四,陈业渊. 2009

[17]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赵志强,侯宪文,李勤奋,邓晓,李光义. 2009

[18]香蕉黑星病病原学研究. 蒲金基,谢艺贤,张欣,漆艳香,张辉强. (Mis

[19]热带植物内生菌资源收集与利用研究进展. 黄贵修,刘先宝,蔡吉苗. 2009

[20]热带植物内生菌资源收集与利用研究进展. 黄贵修,刘先宝,蔡吉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