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型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与防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佳旭 1 ; 李明亮 2 ; 韩叙 2 ; 宫亚军 2 ; 魏书军 2 ; 陈敏 3 ; 陈金翠 2 ;

作者机构: 1.北京林业大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烟粉虱;溴虫氟苯双酰胺;虫态;毒力;防效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4 年 61 卷 006 期

页码: 1322-1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新型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对不同发育阶段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毒力与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室内浸叶法,测定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烟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并采用喷雾法进行不同虫态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烟粉虱卵和成虫的毒力较低,LC50分别为959.168和2 935.736 mg/L,对1龄和2龄若虫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3.212和27.602 mg/L。在防效试验中,溴虫氟苯双酰胺1 000、2 000和3 000倍液对卵和成虫的防效较差,对卵的防效低于9.38%,对成虫的防效在2.31%-35.38%之间,但对1龄若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2.76%、82.50%和70.11%,14 d后的防效分别为93.82%、80.08%和72.53%;溴虫氟苯双酰胺对2龄及以上未成熟期混合虫态的防效较差,1 000、2 000和3 000倍液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50.54%、36.56%和25.49%,但均高于对照药剂氟啶虫胺腈2 000倍液的14.49%,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57.74%、48.49%和22.26%,高于22%氟啶虫胺腈2 000倍液的18.70%。【结论】溴虫氟苯双酰胺除对烟粉虱低龄若虫有较高活性,对其他发育阶段的烟粉虱毒力较低。针对烟粉虱不同虫态的药剂敏感性,可混用氟啶虫胺腈和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

  • 相关文献

[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番茄和甘蓝中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残留. 贺敏,景子伟,贾春虹,靖俊杰,赵尔成,陈莉,余苹中. 2019

[2]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番茄潜叶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评价. 渠成,冯耀方,林澳丽,黄建雷,闫景雪,许艳君,穆常青,王然. 2024

[3]7种药剂对温室白粉虱不同虫态的防治效果. 陈金翠,侯德佳,王泽华,宫亚军,魏书军. 2017

[4]烟粉虱的种下变异和我国的分布现状. 罗晨. 2005

[5]东亚小花蝽和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协同控制效果研究. LI Shu,李姝,LAO Shui-Bing,劳水兵. 2014

[6]B型烟粉虱在甘蓝上的产卵行为观察. ZHANG Xiao-Man,张晓曼,WANG Su. 2014

[7]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罗晨,张帆,唐斌,张芝利. 2001

[8]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寄生选择作用. 张帆,罗晨,张君明,王素琴. 2005

[9]大草蛉和东亚小花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研究. 刘爽,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张帆. 2005

[10]东亚小花蝽和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研究. 劳水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张君明,王文凯,张帆. 2006

[11]棉田周边杂草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孟昭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张帆. 2006

[12]烟粉虱生物型研究. 罗晨,阎凤鸣,张芝利. 2001

[13]京郊粉虱与天敌的种群动态. ^A罗晨^B1^D1%^A王素琴^B2^D1%^A崔文清^B3^D2%^A张芝利^B4^D1. 2004

[14]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研究进展. 向玉勇,李子忠,张帆,罗晨. 2004

[15]烟粉虱MED隐种气味结合蛋白OBP8的克隆、原核表达及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 王然,张晓曼,李峰奇,吴帆,李红亮,罗晨. 2016

[16]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烟粉虱MED隐种取食行为的影响. 王昱超,穆常青,郭晓军,王甦,田兆丰,姚晶,罗晨,孙跃先. 2013

[17]东亚小花蝽和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协同控制效果研究. 劳水兵,王甦,郭晓军,张帆. 2014

[18]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寄生选择. 张帆,罗晨,张君明. 2007

[19]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其寿命和产卵量的观察. 周长青,李元喜,刘同先,张帆,罗晨. 2010

[20]烟粉虱对螺虫乙酯的抗性监测及交互抗性测定. 王然,刘诗宇,渠成,李康丽,罗晨,王震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