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诚 1 ; 刘用波 2 ; 林福光 2 ; 李昱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福州市花乡园艺有限公司
关键词: 城市污泥;好氧堆肥;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19 年 021 期
页码: 110-112
摘要: 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以菌渣、木屑等为辅料,研究城市污泥与辅料不同配比对堆肥过程中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与辅料不同配比在进行好氧堆肥情况下,均能在15d左右完成腐熟周期.各处理含水率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pH值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在堆肥进行到第19天时,达到7.67~8.36;有机质、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在第19天时,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下降6.72%~12.79%、0.54%~0.98%;不同处理堆体微生物量的碳、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配比中,污泥比例越大,堆肥过程碳、氮含量损失越多,且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活性越低.
- 相关文献
[1]沼液对种植狼尾草的山地红壤可溶性有机氮和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钟珍梅,黄秀声,翁伯琦,宋亚娜,黄勤楼,陈钟佃,冯德庆. 2015
[2]不同月份乌龙江湿地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陈丽华,陈涵贞,苏德森,吕新,李玥仁. 2009
[3]福建茶园土壤Zn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林琼,颜明娟,李小玲,蔡顺香,邱孝煊,陈子聪. 2012
[4]中国城市污泥应用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丁洪,余居华,郑祥洲,张玉树,钟云峰. 2021
[5]福建省城市污泥处置现状及其农业利用成效分析. 林代炎,杨菁,叶美锋,翁伯琦. 2005
[6]蚕豆秸秆高效好氧堆肥技术. 康智明,徐晓俞,李爱萍,郑开斌,张海峰. 2015
[7]污泥好氧堆肥及桉树施肥试验研究. 许文江,许传俊,陈丽璇,蔡晓东,谢小青,谢鸿根,刘美龄. 2010
[8]农业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研究进展. 叶美锋,吴飞龙,林代炎. 2014
[9]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鸡粪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张慧,林戎斌,林陈强,贾宪波,苏光秋,陈济琛. 2024
[10]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林诚,郑祥洲,郭宝玲,丁洪,解钰,张玉树. 2019
[11]生物炭对茶园酸性红壤氮素养分淋溶的影响. 刘岑薇,叶菁,李艳春,林怡,王义祥. 2020
[12]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栗方亮,张青,王煌平,王利民,王秋营,罗涛. 2017
[13]室内恒温条件下稻田土壤中菌渣的分解过程及CO_2释放特征. 栗方亮,王煌平,张青,王利民,安梦鱼,罗涛. 2017
[14]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李秀峰,郑仲登,王义祥,黄毅斌. 2009
[15]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李秀峰,郑仲登,王义祥,黄毅斌. 2010
[16]连续5年配施有机肥茶园土壤活性铝含量变化状况.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李刚,翁伯琦. 2019
[17]福建冷浸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特征分析. 邱珊莲,王飞,李晓燕,许小龙,陈济琛,林新坚. 2012
[18]福安坦洋菜茶等品种(系)茶树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初步研究. 葛慈斌,林清,肖茂,刘波. 2010
[19]长期不同植草方式下果园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变化研究. 邹秀凤,陈恩,叶菁,王成己,王义祥.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喷施不同浓度硅肥对闽东红壤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利民;朱爱玲;李昱;黄东风
关键词:叶面硅肥;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养分吸收
-
喷施新型叶面硅肥对闽北红壤区玉米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者:王利民;黄东风;钟守健;李昱;邱孝煊
关键词:叶面肥;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
-
福建典型白茶产区茶园土壤锰锌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颜明娟;陈贤玉;曹榕彬;林诚;吴一群;黄丁一;吴海玲;陈子聪
关键词:白茶;茶园;土壤;锰;锌;形态;剖面分布;有效性
-
不同植物与芥菜间作对芥菜土壤镉含量的影响
作者:邱孝煊;方守玲;陈孔长;林金美;黄东风;李昱;王利民
关键词:油菜;印度芥菜;芥菜;间作;土壤;镉
-
喷施新型叶面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者:王利民;黄东风;邱孝煊;李昱;王鹰
关键词:叶面肥;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
-
福建省山地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耦合发展模式与对策
作者:王利民;李昱;邱孝煊;栗方亮;黄东风
关键词:福建省;山地;水土保持;循环农业;耦合发展
-
福鼎白茶茶园土壤有效锌与茶叶锌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颜明娟;林诚;陈子聪;黄丁一
关键词:白茶;土壤;茶叶;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