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藜麦品种在东乡半干旱区的适应性表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杰 1 ; 刘文瑜 1 ; 杨发荣 1 ; 魏玉明 1 ; 杨钊 2 ; 秦春林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藜麦;全生育期;抗倒性;产量;半干旱区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6 期

页码: 46-50

摘要: 为探明不同藜麦品种在东乡地区的适应性与丰产性表现,以期筛选出适合东乡地区种植推广的藜麦品种,对引进和自育的14个藜麦品种在东乡不同生态区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老庄村试点,品种陇藜1号(CK)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与丰产性,陇藜5号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与较好的丰产性;在米家村试点和南阳洼村试点,陇藜5号均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与丰产性.陇藜5号表现出优异的早熟特性,籽粒品相也优于陇藜1号.综合评价认为,陇藜5号在东乡半干旱地区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 相关文献

[1]全膜覆土穴播平作对冬小麦不同器官含水率动态变化效应. 何春雨,杜久元,白斌,申三宝,张礼军,柴强,黃高宝. 2014

[2]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高珍妮,赵利,郭丽琢,黄冰雪,李玥,牛俊义. 2015

[3]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地土壤水热效应及西瓜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白玉龙,薛亮,杜少平. 2015

[4]立式深旋松耕对半干旱区饲草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5]半干旱区箭舌豌豆播期对间作马铃薯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绪成,于显枫,马一凡,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 2020

[6]半干旱区氮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红丽,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方彦杰,马一凡. 2020

[7]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侯慧芝,吕军峰,张绪成,杨如萍,郭天文. 2010

[8]不同生物有机复合肥施肥量对半干旱区马铃薯水分利用、产量及经济收益的影响. 张悦,马一凡. 2017

[9]半干旱区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刘五喜,董博,张立功,苏忠太. 2018

[10]长期施肥与覆膜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刘晓伟,郭天文,谭雪莲,董博,曾骏. 2023

[11]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 2024

[12]干旱半干旱区谷子多点试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 何继红,刘天鹏,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9

[13]连作对藜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科,刘文瑜,王旺田,杨发荣,杨晨,王宝强. 2021

[14]大豆种质资源不同生育时期抗旱性鉴定评价. 王兴荣,刘章雄,张彦军,李玥,李永生,苟作旺,祁旭升,邱丽娟. 2021

[15]山西糜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英文). 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董俊丽,王纶,杨天育,乔治军. 2015

[16]20份山西糜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董俊丽,王纶,杨天育,乔治军. 2014

[17]节水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 柳娜,杨文雄,王世红,张雪婷,杨长刚,刘宝龙,曹东,袁俊秀,刘效华. 2022

[18]耐密玉米新品种陇单9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刘忠祥. 2013

[19]玉米新品种陇单1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何海军,王晓娟,寇思荣,刘忠祥,周玉乾. 2015

[20]6个高丹草新品系在甘肃半干旱区筛选试验研究. 王国栋,贺春贵,何振富,顾娴,郝生燕,邹凤轩,刘陇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