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玉兵 1 ; 孙东磊 1 ; 李武龙 1 ; 胡亚亚 1 ; 韩美坤 1 ; 马志民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邢台市气象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春甘薯;气候变化;生育期;生产潜力;河北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11 期

页码: 134-139

摘要: 为河北省南部平原春甘薯生产上合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及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北省南部平原12个气象站点1958-2017年的气象资料和2010-2015年春甘薯生长发育的监测数据,将春甘薯生育期划分为5个生育时期,利用回归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春甘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9℃/10a,在1996年前后发生突变,周期性变化明显,主要有18~20a、9~10a和5~6a3个振荡周期;春甘薯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平均为1 212h,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4%,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2h/10a,周期变化主要有20~25a和10~15a2个振荡周期;全生育期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周期变化主要有14~15a、8~10a和4~5a3个振荡周期;春甘薯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平均为17 852kg/hm2,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4kg/(hm2·10a);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平均为11 322kg/hm2,气候倾向率为-415kg/(hm2·10a),其高低交替变化显著,主要有18~20a、10~12a和5~8a3个振荡周期。河北省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减少,降水变化不明显,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降低,均存在振荡周期,光、温、水气候因子变化对春甘薯生产具有负面效应。

  • 相关文献

[1]华北旱地覆膜对春甘薯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 刘胜尧,张立峰,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 2015

[2]河北蔬菜产业现状及优势. 闫树成. 2006

[3]对增加河北省农民收入的思考. 陈保华,赵智义. 2009

[4]河北省棉花育种回顾与前瞻. 王国印,李妙,李英杰,刘素娟. 2003

[5]河北省优质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张国新,王淑芳. 2006

[6]河北省玉米种质基础述评与育种方向探讨. 孟庆民. 1997

[7]河北省蔬菜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品牌建设研究(英文). 张春锋,张晓,孙海臣,宋健,董文琦,胡木强. 2017

[8]河北省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与区划. 康西言,马辉杰. 2008

[9]河北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史平臣,胡景辉,崔智勇,尹慧君,史裕曙,焦宏业. 2015

[10]河北省早中熟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马文会,刘军强,宣立刚. 2003

[11]河北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建设. 耿香利. 2019

[12]河北省棉田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李耀发,党志红,张涛,高占林,高连珍,霍成梅,潘文亮. 2017

[13]河北土壤锌的含量分布消长规律与利用分区. 孙祖琰,周起如,孙全先,徐长金,马文奇. 1986

[14]河北省土壤锰的含量与分布. 孙祖琰,孙全先,周起如,徐长金,马文奇. 1986

[15]河北地区春大棚“西州密25号”哈密瓜栽培技术. 张敬敬,高秀瑞,李冰,潘秀清,武彦荣. 2017

[16]基于文献的河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杨兰伟,胡春芳. 2016

[17]黑龙港地区自然降水条件下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李伟,马俊永,李科江. 2012

[18]河北土壤铜的含量和分布. 孙祖琰,孙全先,周起如,徐长金,马文奇. 1987

[19]河北省7个主要极端温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姜国艳,祁莉,陆桂荣,吴云龙,刘灵会,党红凯. 2016

[20]河北太行山区野生连翘人工抚育技术研究. 刘铭,谢晓亮,刘红霞,田伟,温春秀,辛其勇.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