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枝和 1 ; 翁伯琦 1 ; 雷锦桂 1 ; 王义祥 1 ; 罗涛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开发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 虎奶菇;菌核;K肥;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04 期
页码: 165-16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了不同K肥相同含K量添加培养料栽培虎奶菇菌对产量与不同种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硝酸钾为K肥对虎奶菇菌核产量与氨基酸含量影响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氯化钾处理,硫酸钾处理关联度最小,这与栽培试验结果相一致。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唐翔虬,江枝和,雷锦桂,林勇. 2005
[2]虎奶菇菌核蛋白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分析. 翁伯琦,江枝和,宾文,王义祥,罗涛,林勇. 2006
[3]虎奶菇菌核和子实体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分析. 江枝和,李三署. 2000
[4]不同氮源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雷锦桂,翁伯琦,江枝和,唐翔虬,王义祥. 2006
[5]不同透气性对虎奶菇菌核中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影响. 唐翔虬,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 2009
[6]虎奶菇子实体有性结构及其各部位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翁伯琦,江枝和,王义祥,林勇. 2006
[7]发酵条件对虎奶菇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蔡海松,林戎斌,林陈强,郑永标,林新坚,陈济琛. 2006
[8]培养成分对虎奶菇发酵液抑菌作用的影响. 林戎斌,蔡海松,林陈强,郑永标,林新坚,陈济琛. 2006
[9]不同含水量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江枝和,翁伯琦,王义祥,雷锦桂,林勇. 2007
[10]虎奶菇菌丝生长的氮源和碳源筛选及其抑菌作用. 陈济琛,林戎斌,郑永标,蔡海松,林陈强,林新坚. 2005
[11]深层发酵培养的虎奶菇多糖对3种小球藻的凝集作用. 刘艳如,林勇,郑怡,蔡文凯,吴岳远,蔡玉凤,林艺平. 2010
[12]不同培养料栽培对虎奶菇菌核营养价值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翁伯琦,江枝和,王义祥,涂杰峰,林勇,应朝阳. 2005
[13]虎奶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陈济琛,林戎斌,林陈强,蔡海松,郑永标,林新坚. 2005
[14]花生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与综合评价. 陈湘瑜,徐日荣,陈昊,熊发前,胡润芳,张玉梅,林国强. 2020
[15]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4
[16]单双粒播种对珍珠豆花生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徐日荣,陈昊,陈湘瑜,张玉梅,胡润芳,蓝新隆,唐兆秀,林国强. 2021
[17]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度的研究. 陈玉水,卢川北. 1999
[18]水稻恢复系“R3207”配制组合的灰色关联评价. 何花榕,房贤涛,谢祖钦,杨惠杰. 2011
[19]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对大麦新品系评价效果比较. 陈剑锋,张秋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炭基有机肥;磷脂脂肪酸;土壤呼吸
-
牧草的重金属胁迫效应及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雅芬;周柳婷;王义祥;罗涛;黄小云;黄秀声
关键词:牧草;重金属污染;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
-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
作者:钟珍梅;李春燕;邢世和;翁伯琦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可溶性氮;季节性变化;氮水解酶;定位试验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山区山垅田满江红周年养殖技术
作者:陈钟佃;冯德庆;黄小云;黄秀声;翁伯琦
关键词:满江红;周年养殖;山垅田
-
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林怡;翁伯琦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土地流转;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振兴;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