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恢复系明恢63、明恢86、航1号及其组合的光合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永生 1 ; 王颖妲 1 ; 涂诗航 2 ; 吴方喜 1 ; 蔡秋华 1 ; 郑家团 1 ; 张建福 1 ; 谢华安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关键词: 恢复系;光合作用;特性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9 年 7 卷 01 期

页码: 36-4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分析恢复系明恢63、明恢86、航1号及其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光合效率表现各异。在抽穗期,汕优63的光合效率最大,为19.2μmol·m-·2s-1,明恢86的光合效率最小,为12.6μmol·m-2·s-1;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灌浆期,Ⅱ优航1号的光合效率最大,为14.3μmol·m-2·s-1,航1号的光合效率最小,为12.1μmol·m-2·s-1,各品种间差异不如抽穗期显著;成熟期,各恢复系及其组合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测定时间点上也会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太阳光的强度对水稻的光合作用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各生育期的光合效率的比较,结果表明从抽穗期到成熟期,对于不同品种,其光合效率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都是由高到低。考种及测产结果表明,水稻的光合效率和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相关文献

[1]玉米高光效基因PPDK在籼稻IR64中的整合及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张建福,Swapan K.Datta,王国英,谢华安. 2006

[2]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荣华,王牡丹,王海凤,张书标,马洪丽. 2011

[3]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梁康迳. 2013

[4]优质不育系泰丰A系列杂交组合的恢复系选育. 涂诗航,周鹏,郑轶,张水金,董瑞霞,王洪飞,王晓方,游晴如,黄庭旭,郑家团. 2018

[5]水稻强再生力种质创制及遗传分析. 林强,郑长林,林芳,郑莉,王洪飞,蒋家焕,解振兴,姜照伟,张建福. 2021

[6]长粒、抗病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076的选育与应用. 陈丽萍,谢鸿光,吴方喜,罗曦,朱永生,郑燕梅,林强,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20

[7]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颖妲,朱永生,吴方喜,蔡秋华,廖长见,郑钊,郑家团,张建福,谢华安. 2009

[8]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改良早稻恢复系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杨德卫,叶宁,叶新福,郑向华,程朝平,卢礼斌,黄凤凰. 2015

[9]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颜龙安,谢华安. 2016

[10]籼稻新恢复系福恢2736的选育. 林强,王洪飞,朱永生,谢鸿光,罗曦,吴志源. 2016

[11]籼型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的利用与创新. 吴方喜,蔡秋华,朱永生,张建福,谢华安. 2011

[12]优质抗病早熟杂交水稻新恢复系明恢82的选育与利用. 林美娟,谢华安,郑家团,罗家密,张建新,黄显波,邓则勤,王爱兰. 2002

[13]水稻恢复系“R3207”配制组合的灰色关联评价. 何花榕,房贤涛,谢祖钦,杨惠杰. 2011

[1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抗白背飞虱水稻恢复系. 曾大力,朱永生,谢鸿光,蔡秋华,连玲,吴方喜,罗曦,王颖姮. 2013

[15]籼稻强恢复系闽恢3139的选育与应用. 陈建民,罗家密,苏军,刘华清,王锋. 2007

[16]福建省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选育研究进展. 郑家团,游年顺,黄庭旭,赵明富,张水金,谢华安. 2010

[17]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82选育与应用的启示. 吴方喜,郑家团,谢华安. 2012

[18]水稻早熟糯性品系的评价鉴定. 房贤涛,黄庭旭,何花榕,谢祖钦,杨惠杰. 2016

[19]水稻优质抗稻瘟病新种质的创制. 朱业宝,陈立喆,王金英,江川. 2022

[20]早籼杂交稻新组合“京福1优150”的选育与应用. 卢礼斌,何琴,蒋家焕,郑向华,陈荣.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