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致病力炭疽菌接种后荔枝果皮相关酶活性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新春 1 ; 彭元科 1 ; 王家保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荔枝;炭疽菌;酶活性;果皮;致病力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7 期

页码: 169-17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用强弱不同致病力炭疽菌株0977-19-2和09619-1-1在荔枝果实上进行离体接种后,荔枝果皮的部分生理响应差异;以不接种的为对照,结果发现所有处理的果皮的总酚和花色素苷含量都逐渐降低,但在同一时间点接种强致病力菌株的处理中的含量和变化幅度都高于其他2种处理;PPO、POD和PAL活性都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接种强致病力菌株的处理增强幅度和同一时间点的活性都明显较高;所有处理的CAT、APX、GR活性都增加,SOD活性下降,但接种强致病力菌株的酶活性增加和下降的幅度都比其他2种处理显著,活性也更高;所有处理的MDA含量都呈增加趋势,但接种强致病力菌株的含量和增加幅度都远大于其他2种处理;所有处理的PG、纤维素酶、CHT和β-1,3-葡聚糖苷酶的活性都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接种强致病力菌株的处理中这几种酶的活性和增加幅度都显著高于其他2种处理。荔枝果实在不同致病性炭疽侵染后,果皮内酶活性变化显著.强致病性菌株引起的酶活性变化强度尤其强于弱致病力菌株和对照处理的果皮内酶活性变化。弱致病力菌株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对照相比基本一致。

  • 相关文献

[1]柱花草炭疽菌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1869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克隆. 许沛冬,郑肖兰,赵艳,李秋洁,吴伟怀,贺春萍,习金根,梁艳琼,郑金龙,戚山江,张晓波,易克贤. 2015

[2]荔枝果皮对不同致病力炭疽菌侵染的结构变化差异. 张新春,彭元科,高兆银,王家保. 2015

[3]不同来源荔枝炭疽菌致病性差异的测定. 张新春,肖茜,高兆银,王家保. 2014

[4]荔枝果皮精油的超临界萃取研究及精油成分分析. 江梅,李枚秋,袁宏球. 2000

[5]荔枝快速碱化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家保,贾彩红,杨小亮,金志强,徐碧玉. 2009

[6]改良CTAB法从采后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果皮中提取总RNA. 王家保,徐碧玉,杜中军,赖建勋,金志强. 2006

[7]紫娘喜和小丁香荔枝果实的低温耐藏性及几个生理指标的比较. 高爱平,李建国,胡位荣,陈业渊,王泽槐,朱敏. 2006

[8]利用SMART技术构建荔枝果皮cDNA文库. 王家保,徐碧玉,金志强,冯超. 2009

[9]不同来源荔枝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新春,彭元科,王家保. 2015

[10]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肖茜,冯超,刘保华,李焕苓,张新春,杜中军,王家保. 2011

[11]多胺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与体胚发生的影响. 王果,刘耀婷,李焕苓,王树军,李芳,王家保. 2024

[12]整株套罩对桂味荔枝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舒波,魏永赞,石胜友,王一承,刘丽琴,李伟才. 2015

[13]2个荔枝品种体胚发生过程中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吉训志,李焕苓,王果,高兆银,孙进华,王家保. 2019

[14]橡胶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郑肖兰,崔昌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服丛,罗大全,吴伟怀. 2007

[15]海南水葫芦病原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王兰英,杨叶,胡坚,胡美姣. 2011

[16]酚类物质对两种潜伏炭疽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刘秀娟,黄圣明,杨业铜,谢艺贤. 1995

[17]胡椒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肖兰,冯辉,贺春萍,李锐,郑服丛. 2009

[18]3种炭疽菌P型ATP酶基因家族分析. 孙董董,林春花,李博勋,黄贵修. 2015

[19]琼中绿橙炭疽病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肖兰,吴伟怀,李锐,刘笔灿,贺春萍. 2011

[20]海南岛橡胶炭疽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琳,崔昌华,郑肖兰,郑服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