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个水稻生殖器官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毛毕刚 1 ; 刘华清 1 ; 陈建民 1 ; 陈在杰 1 ; 彭永宏 1 ; 王锋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花器官;fro1突变体;ps-2突变体;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8 年 6 卷 02 期

页码: 233-23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我们在转基因水稻后代中发现了两个生殖器官发育相关的隐性突变体,暂命名为func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1(fro1)和pistilloid-stamen(ps-2)。fro1突变体内外稃闭合,抽穗但不开花;4轮器官结构及数目近正常,但内外稃片抱合扭曲成辣椒状,雌雄蕊发育不完全,无花粉形成,雌蕊不育。ps-2突变体类似Luo等(2006)报道的ps突变体:颖花开裂,内外颖片变窄、变硬,外颖弯曲,但ps只有1~5枚雄蕊转化成雌蕊,而ps-2有5~6枚雄蕊转化成雌蕊,仅有极少数突变颖花留有1枚未转变的雄蕊,突变体雌蕊状结构10个以上,不能结实。通过对突变体fro1和ps-2分别与野生型明恢86正反杂交,与R527、93-11和中花16的杂交后代表型分离规律分析表明:突变体fro1和ps-2是分别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突变体,其中fro1的F2后代表型分离比均符合3:1,大部分ps-2的F2后代表型分离比偏离3:1。进一步分析fro1和ps-2双突变体的遗传和表型发现:fro1和ps-2基因不等位,是两个独立遗传的基因。植株生活力受纯合ps-2基因的影响,但不受纯合fro1基因的影响。双突变体的内外稃片结构及开裂特征似ps-2,而内外稃包合状与fro1近似,雄蕊仍表现雌化,但数目明显减少。fro1和ps-2双突变体的表型特征暗示了ps-2和fro1间存在一定的互作。

  • 相关文献

[1]籼稻脂肪酶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龚继平,吴方喜,吴跃进,郑家团,黄庭旭,王乌齐,张建福,谢华安. 2008

[2]一个水稻短生育期突变体sgp(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刘华清,顾丽清,吴明基,陈建民,陈在杰,王锋. 2008

[3]水稻功米3号高抗性淀粉性状的遗传分析. 黄锦峰,朱永生,谢鸿光,吴方喜,张木清,张建福,谢华安. 2014

[4]水稻斑点叶突变体W1764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杨绍华,刘华清,王锋. 2011

[5]一个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杨德卫,曾美娟,卢礼斌,叶宁,刘成德,郑向华,叶新福. 2011

[6]系列抗稻瘟病水稻亲本抗性基因的经典遗传学分析. 黄利兴,梁康迳,游年顺,吴志源,黄姗. 2011

[7]水稻谷粒粒长显性主效QTL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赵明富,黄招德,吴春珠,车容会,施碧红,方珊如,孙永建,赵志民. 2008

[8]一个水稻开颖不育突变体ohs1(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刘晓玲,毛毕刚,刘华清,陈建民,田大刚,王锋. 2009

[9]新铁炮百合花器官组织培养研究. 钟海丰,黄宇翔,钟淮钦,叶秀仙,黄敏玲. 2010

[10]水稻材料IR65482抗稻瘟病基因鉴定与定位. 梁廷敏,郭新睿,陈子强,田大刚,陈在杰,王锋,陈松彪. 2018

[11]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55野生毒株主要结构蛋白遗传分析. 高杏丹,陈曦,杨金先,俞伏松,李英英,林天龙,宋铁英. 2013

[12]不同山药种质主要性状比较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阳,周先治,林永胜,马丽娜,唐建阳. 2016

[13]茶树净光合速率的遗传分析. 叶乃兴,陈兴琰,陈国本,王建国. 1990

[14]水稻簇生穗突变体基因研究进展. 郑燕梅,何炜,张建福,谢华安. 2013

[15]大杯香菇辐射选育新株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江枝和,翁伯琦,雷锦桂,肖淑霞,唐翔虬,王义祥. 2010

[16]基因Ⅵb亚型半番鸭源新城疫病毒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黄秋芳,孙敏华,陈少莺,吕殿红,董嘉文,尚毅,吴玄光,胡奇林. 2012

[17]枇杷正反交杂种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许家辉,余东,魏秀清,许玲,蒋际谋,黄金松. 2008

[18]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研究概况. 蔡春苗,施碧红,赵明富,黄招德. 2008

[19]籼型三系杂交晚稻稻米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黄利兴,张以华,雷上平,林玲娜,李清华,潘玉卿,游年顺,梁康迳. 2006

[20]水稻穗部簇生突变体(Cl-dz)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 周鹏,邓其明,涂诗航,郑家团,李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