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区单季稻和再生稻早播气候效应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小萍 1 ; 程雪华 1 ; 姜照伟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播种期;气候资源

期刊名称: 福建稻麦科技

ISSN: 1008-9799

年卷期: 2010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22-25

摘要: 为探寻山区单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气象技术,在尤溪县高山区和低山区分期播种5个杂交稻品种。结果明确,不论低山区或高山区于3月中旬早播种,将产量物质形成期调整在强光适温的季节,结实率高,比迟播田增产5%~10%。其中2个具有较强再生力的品种在低山区早播种,再生季安全开花结实,比迟播田成倍增产。结果表明早播种趋利避害利用气候资源,充分发挥了气候生态的生产潜力。

  • 相关文献

[1]水稻播种期的气象预报模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张晓英. 2020

[2]播种期对槟榔芋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薛珠政,李永平,林珲,张瑞珠,温庆放. 2009

[3]日本洋葱品种引种比较研究. 陈山虎,刘灿洪,何玉仙,陈庆河,纪荣昌,陈君琛. 1999

[4]不同播种期对圆叶决明和百喜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俊宏,王成己,郑向丽,徐国忠,黄毅斌. 2015

[5]糯玉米“闽糯0018”高山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2011

[6]不同播期对槟榔芋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薛珠政,李永平,林珲,张瑞珠,温庆放. 2009

[7]超甜玉米“闽甜107”适宜播种期及需氮量研究.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6

[8]切花向日葵不同播种期主要性状的变化研究. 钟淮钦,黄敏玲,吴建设,陈源泉,林兵,叶秀仙. 2007

[9]不同播种期对草种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WANG jun-hong,王俊宏. 2015

[10]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谢华安. 2005

[11]水稻品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朱育菁,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史怀. 2010

[12]基于正向遗传学策略解析水稻免疫相关性状分子机制. 陈松彪. 2014

[13]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实践与展望. Hua' an Xie,谢华安. 2012

[14]福建省水稻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翁国华. 2002

[15]水稻内生细菌与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刘波,胡桂萍,朱育菁,郑雪芳,苏明星. 2010

[16]连年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颜志雷,方宇,陈济琛,王飞,何春梅,林新坚. 2016

[17]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研究. 罗曦,吴方喜. 2016

[18]水稻抗稻瘟病基础抗性遗传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 陈在杰,陈松彪. 2015

[19]国际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稻瘟病抗性的初步评价. ZHU Ye-bao,朱业宝,JIANG Chuan. 2016

[20]国际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稻瘟病抗性的初步评价. 朱业宝,江川,王金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