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姜照伟 1 ; 李义珍 2 ; 苏连庆 2 ; 陈振明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龙海市东园镇农技站,龙海市东园镇农技站
关键词: 杂交稻;抛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福建稻麦科技
ISSN: 1008-9799
年卷期: 1999 年 02 期
页码:
摘要: 为了探索杂交稻抛秧高产实用技术,设置了多因素试验,结果明确:杂交稻软盘育秧,适宜播种量为每盘40g,适宜抛栽期为三叶一心期,适宜抛栽密度为1m225穴;盘秧上泥浆前底施营养剂、1.5叶龄撒布多效唑,空穴率低,秧苗矮壮,省工易行;抛秧分蘖力旺盛,适当减少分蘖肥,增施穗粒肥,可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形成穗多穗大兼容的高产群体。
- 相关文献
[1]水稻机械抛秧的综合效益和配套高产技术. 苏连庆,李志忠,陈振明,姜照伟,林海弟,李义珍. 1999
[2]聚两优919在邵武市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丁信良,廖留英,丁源,黄庭旭,王洪飞,韦帆. 2020
[3]优质杂交稻臻优727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董练飞. 2017
[4]杂交晚稻组合京福1优673高产栽培技术. 黄俊明,杨东,游晴如,张水金,董练飞,涂诗航,周鹏,董瑞霞,王志赋. 2011
[5]杂交稻新组合特优航2号旱季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 翁国华,王善云. 2008
[6]高产抗旱杂交稻两优2161示范表现和栽培技术. 方珊茹,郑燕梅,吴春珠. 2012
[7]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永兴优香粘的选育与应用. 程朝平,叶新福,叶宁,郑向华. 2022
[8]感光型优质稻元优919在明溪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游晴如,王洪飞,董瑞霞,陈猷斌,廖留英,黄庭旭,丁源. 2017
[9]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刘文炳,郑旋,林琼,林志强,曾海清,张水金,杨东. 2010
[10]影响福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气象因素分析. 张翊,张水金,夏淑英,杨东,游晴如,涂诗航,郑家团,黄庭旭. 2010
[11]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荣华,王牡丹,王海凤,张书标,马洪丽. 2011
[12]宜优673大面积高产制种技术. 徐同济,游晴如,杨东,张水金,黄达彪,傅再水,黄庭旭. 2012
[13]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仇秀丽,周卫营. 2010
[14]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洪飞,仇秀丽,王乃元,李毓,梁康迳. 2012
[15]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 2013
[16]三系杂交稻内6优7075高产制种技术. 雷仲明,谢鸿光,靳丽,黄少飞,蔡巨广. 2019
[17]早籼杂交稻恒丰优342的选育. 房贤涛,何花榕,谢祖钦,杨惠杰. 2019
[18]杂交稻新品种谷优353的选育与应用. 陈若平,黄利兴,高代守,胡荣华,尤光熙,林建生,刘兆平. 2019
[19]杂交稻新品种内6优673的选育与应用. 董瑞霞,王晓方,游晴如,翁国华. 2018
[20]杂交稻谷优3301母本直播制种技术研究. 陈建民,周军爱,罗炜强,温怀常,顾建强,王锋.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虱缨小蜂规模饲养与冷藏技术规程
作者:张居念;施龙清;连玲;吴春珠;董萌;解振兴;姜照伟
关键词:稻虱缨小蜂;饲养;冷藏
-
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生育期和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作者:解振兴;朱业宝;施龙清;董萌;张居念;连玲;吴春珠;姜照伟
关键词:种植方式;再生稻;水稻产量;温光资源
-
施氮水平对福香占种子耐储藏性的影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王颖姮;黄康德;蔡秋华;徐淑英;林强;潘丽燕;姜照伟;吴方喜;马静;谢华安;张建福
关键词:福香占;种子耐储藏性;施氮量;高产栽培技术
-
稻虱缨小蜂在不同寄主上的适合度
作者:张居念;连玲;吴春珠;董萌;施龙清;解振兴;姜照伟;占志雄
关键词:稻虱缨小蜂;寄主;适合度
-
福建省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其增产潜力与发展对策
作者:翁伯琦;刘岑薇;陈华;李艳春;林怡;姜照伟;王义祥
关键词:再生稻;生产现状;发展思路;对策;福建省
-
水稻优良三系不育系福农A多抗性基因分析及表达特性研究
作者:连玲;涂诗航;张居念;董萌;何炜;郑燕梅;解振兴;施龙清;姜照伟;吴春珠
关键词:福农A;稻瘟病抗性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达分析
-
不同虫态稻虱缨小蜂低温贮藏后的适合度
作者:张居念;连玲;吴春珠;董萌;施龙清;解振兴;姜照伟;占志雄
关键词:稻虱缨小蜂;冷藏;适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