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杧果品种嫩叶叶色的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龙燕 1 ; 罗轩 2 ; 范飞 2 ; 高爱平 2 ; 李绍鹏 2 ; 李新国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杧果;嫩叶叶色;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12 年 41 卷 05 期

页码: 6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15个杧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杧果品种嫩叶的色彩值、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绿属性a值分别与b值、叶绿素含量、花青素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b值与花青素含量极显著相关;叶绿素含量与b值、花青素含量均不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供试15份不同杧果品种分为五类,第一类包括留香、粤西一号、台农一号、黄象牙、蜜杧、五公祠、吕宋、白象牙;第二类包括金穗、桂香;第三类有四季、秋杧;第四类有爱文、金煌;第五类有红玉。

  • 相关文献

[1]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王家保,王令霞,杜中军,雷新涛,陈业渊,徐碧玉. 2007

[2]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杧果种质矿质元素含量评价. 马小卫,马永利,武红霞,周毅刚,苏穆清,王松标. 2018

[3]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11个杧果品种(系)果实品质. 刘荣,黄海,党志国,龚德勇. 2022

[4]广西主要杧果资源遗传关系的SSR分析. 王静毅,王家保,武耀廷,黄国弟,周俊岸,李日旺. 2009

[5]78份杧果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应东山,罗海燕,黄建峰,彭素娜,陈业渊. 2012

[6]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王家保,王令霞,杜中军,雷新涛,陈业渊,徐碧玉. 2007

[7]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Mis

[8]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2006

[9]不同生态条件杧果着色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比较. 武红霞,马小卫,许文天,罗纯,姚全胜. 2017

[10]我国杧果产销中农药的使用及残留现状. 邹冬梅,吕岱竹,李建国. 2011

[11]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茵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胡美姣,师超,安勇,李敏,杨凤珍,高兆银. 2009

[12]多种杀菌剂对杧果叶片安全性及叶部病害防效调查. 陈劲豪,杨石有,张贺,张蕊,刘晓妹,蒲金基. 2018

[13]杧果炭疽病菌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功能分析. 周芳雪,蒲金基,黄露瑶,李鸿鹏,吴秋玉,张贺,刘晓妹. 2018

[14]石蜡切片法探究杧果果肉细胞的发育规律. 付堯,高兆银,李敏,赵德庆,胡美姣. 2019

[15]贵州主栽杧果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分析. 康专苗,何凤平,黄海,李向勇,刘清国,张燕,龚德勇,范建新,黄建峰,党志国,王艺蓉,吴小波,刘荣. 2020

[16]杧果炭疽病菌漆酶基因Cglac3序列特征及其在两个侵染相关基因突变体中的表达分析. 钟昌开,肖春丽,张贺,蒲金基,吴秋玉,刘燕莉,刘晓妹. 2020

[17]杧果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孙瑞青,杨楠,刘志鑫,夏煜琪,孙宇,高庆远,蒲金基,党志国,张贺. 2021

[18]杧果NFU家族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 李又欢,鲍中奇,高太平,黄建峰,王力敏,张洪霞,宋志忠. 2022

[19]杧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张越阳,魏军亚,李开绵. 2010

[20]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对采后杧果的保鲜效果. 方静,谷会,李蕊,姚全胜,杜丽清.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