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感染黄萎病后叶片组分内生化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俊兰 1 ; 李妙 1 ; 翟学军 1 ; 李之树 1 ; 王国印 1 ; 黄国存 2 ; 崔四平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关键词: 陆地棉;黄萎病;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膜脂过氧化;可溶性蛋白质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5 年 10 卷 S1 期

页码: 134-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田间病圃发病高峰期,对抗黄萎病性不同的陆地棉品种及同一品种的感病和健康植株叶片组分内四项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弱,膜脂过氧化水平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而感病品种表现相反.在同一品种(系)内,感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POD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高.从平均效应看,SOD活性健康植株高于感病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感病植株高于健康植株.试验结果还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或是感病品种,植株发病后POD活性皆上升幅度很大,对SOD活性的反应,抗病品种变化幅度小,感病品种变化幅度大.

  • 相关文献

[1]不同抗枯萎类型棉花品种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李妙,王校栓,李延增,徐显,尹志敏,耿军义,李俊明,崔四平,裴宝琦. 1993

[2]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对玉米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超氧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 崔洋,马春红,刘克明,魏建昆. 1992

[3]氨基酸铜对棉花黄萎病株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李晓宇,胡明,朱宝成,马平. 2004

[4]黄萎病菌胁迫下陆地棉冀2658根部蛋白质组研究. 李丹,赵存鹏,刘素恩,王凯辉,王兆晓,刘旭,郭宝生,耿军义. 2020

[5]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杂29高产抗逆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董志强,黄国存,崔四平,潘学标. 1994

[6]热锻炼对小麦叶片细胞膜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周人纲,樊志和,李晓芝,王占武,韩炜. 1995

[7]低酚棉与普通陆地棉超氧物歧化酶及酯酶的比较研究. 邓德旺,李梦久,李俊明,崔四平,张敬贤,魏建崑. 1991

[8]干旱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幼苗超氧物歧化酶的影响. 崔四平,李俊明,魏建昆,张敬贤. 1990

[9]外源水杨酸对黑麦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 刘广明,李金彪,王秀萍,杨劲松,陈金林,何丽丹. 2016

[10]外源乙烯对桃果实微粒体膜Ca~(2+)-ATPase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樊秀彩,关军锋,周厚成,张继澍. 2005

[11]外源乙烯对草莓果实微粒体Ca~(2+)-ATPase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调节. 樊秀彩,关军锋,刘崇怀,张继澍,李广敏. 2004

[12]草莓采后微粒体膜Ca~(2+)-ATPase活性与膜脂过氧化水平. 樊秀彩,关军锋,张继澍,李广敏. 2003

[13]黄萎病发生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刘志欣,李海山,王献革. 2013

[14]西兰花植株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王亚娇,王培培,张晓云,董丽红,苏振贺,马平. 2019

[15]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2020

[16]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马平. 2003

[17]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应用研究. 娄善伟,王大光,张鹏忠,鹿秀云,边洋,张晓东,马腾飞,张怀军. 2015

[18]黄萎病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海娜,王广恩,金卫平,杜华婷,陈文雪,崔淑芳,李俊兰. 2011

[19]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李社增,马平,刘杏忠,H.C.Huang,陈新华. 2001

[20]种植密度对适宜机采棉花品系农艺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海涛,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蔡肖,李兴河,马文娜,韩俊伟,张香云,张建宏.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