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澳洲龙纹斑源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TPF-2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土炎 1 ; 饶秋华 1 ; 刘洋 1 ; 张志灯 1 ; 罗钦 1 ; 陈美珍 1 ; 任丽花 1 ; 黄敏敏 1 ; 翁伯琦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澳洲龙纹斑;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1009-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查明浙江某养殖场导致澳洲龙纹斑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并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本研究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该场患病澳洲龙纹斑肝脏、肾脏和腹水中均分离到1株优势菌,命名为TPF-2。采用形态学特征分析、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AP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确定菌株TPF-2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株TPF-2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澳洲龙纹斑具有致病性,人工感染澳洲龙纹斑肝脏、肾脏等多个组织出现肿大充血等症状,且从其肝脏和肾脏中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菌株TPF-2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呈现β溶血现象。药敏试验显示,菌株TPF-2对先锋必素、菌必治、硫酸锌霉素、氟苯尼考、诺氟沙星、恩诺沙星6种药物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磺胺异恶唑等10种药物耐药。本研究首次发现嗜水气单胞菌可以感染引进的澳洲龙纹斑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初步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物敏感性,为澳洲龙纹斑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防治和澳洲龙纹斑高密度循环水健康养殖产业化提供了依据。

  • 相关文献

[1]一株兔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王锦祥,桑雷,孙世坤,陈冬金,陈岩峰,谢喜平. 2019

[2]福建山羊溶血性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林裕胜,江锦秀,张靖鹏,游伟,胡奇林. 2019

[3]澳洲龙纹斑雌、雄亲鱼营养组成比较分析. 罗钦,李冬梅,钟茂生,朱品玲,黄敏敏,饶秋华,刘洋,潘葳,罗土炎. 2020

[4]3种特种水产品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及主成分综合评价. 罗钦,柯文辉,李冬梅,黄敏敏,任丽花,翁伯琦,潘葳,罗土炎. 2019

[5]小瓜虫侵染澳洲龙纹斑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任丽花,罗钦,刘洋,饶秋华,黄敏敏,翁伯琦,罗土炎. 2018

[6]澳洲龙纹斑病害研究现状:基于文献学分析. 罗钦,饶秋华,刘洋,罗土炎. 2021

[7]澳洲龙纹斑肌肉氨基酸的分析研究. 罗钦,罗土炎,颜孙安,饶秋华,郭嘉,陈玉坤,于凯,翁伯琦. 2015

[8]澳洲龙纹斑养殖过程中主要疾病诊断及其防治. 罗土炎,罗钦,涂杰峰,刘洋,翁伯琦. 2015

[9]重金属离子与消毒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的急性毒性. 罗土炎,罗钦,饶秋华,李巍,涂杰峰,陈荣枝,翁伯琦. 2017

[10]不同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 罗土炎,罗钦,饶秋华,涂杰峰,林虬,刘洋,于凯,翁伯琦. 2016

[11]澳洲龙纹斑鱼种生长特性研究. 罗钦,罗土炎,林旋,陈荣枝,王寿昆,翁伯琦. 2016

[12]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鳃器官上的分布及其影响. 任丽花,罗土炎,刘洋,罗钦,饶秋华,翁伯琦. 2018

[13]澳洲龙纹斑生物学特征及其繁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翁伯琦,罗土炎,刘洋,罗钦,陈华,刘韬,饶秋华. 2016

[14]小瓜虫对澳洲龙纹斑不同生长阶段苗种的感染与致病性研究. 罗钦,饶秋华,李巍,涂杰峰,罗土炎,翁伯琦. 2017

[15]嗜水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的生物活性及主要蛋白型分析. 董传甫,林天龙,龚晖,俞伏松,杨金先. 2005

[16]嗜水气单胞菌重组β-hemA-ISCOMs对鳗鲡的浸泡免疫效果. 吴宗福,龚晖,陈红燕,杨金先,刘晓东,林天龙. 2007

[17]欧鳗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特性分析. 林天龙,陈日升,董传甫,俞伏松,杨金先,陈红燕,陈振海. 2001

[18]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DNA疫苗载体的构建及分析. 李盼,李素一,吴唯维,林天龙,林晨韬,陈叙. 2013

[19]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表达产物ISCOMs的研制. 方勤美,林天龙,龚晖,杨金先,刘晓东. 2004

[20]欧鳗源嗜水气单胞菌β-溶血素基因序列分析. 龚晖,林天龙,杨金先,刘晓东,陈红燕,许斌福.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