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邱振业 1 ; 段惠敏 2 ; 夏露露 1 ; 李高峰 3 ; 文国宏 3 ; 张峰 2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加工条件;质地;色泽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981-9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选育不同加工用途的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块茎进行品种烹饪加工适宜性研究,以12份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大西洋和布尔班克分别作为蒸制和烘焙加工的对照品种,通过改变蒸制和烘焙的温度及时间,测定蒸制和烘焙后块茎的干物质、淀粉含量;分析加工后块茎的硬度、粘性、内聚性质地参数;评价加工后块茎色泽,分析块茎质地参数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对蒸制和烘焙的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份品种(系)在蒸制加工后淀粉含量为50.76%~83.69%,干物质为15.77%~31.64%,硬度为936.65~12 231.82 N,黏性为13.07~163.66,内聚性为0.07~0.14。110℃蒸制30 min后,以大西洋的质地参数(硬度7 240.81 N,黏性53.23,内聚性0.07)为对照,甘农薯7号(硬度6 978.40 N,黏性52.27,内聚性0.09)和H0916(硬度7 629.74 N,黏性63.16,内聚性0.07)的质地参数与之相近。烘焙加工后12份品种(系)淀粉含量为46.12%~70.57%,干物质为18.49%~38.66%,硬度为1 048.07~6 997.73 N,黏性为11.25~91.88,内聚性为0.05~0.27。200℃烘焙50 min时,以布尔班克的质地参数(硬度3055.38N,黏性60.37,内聚性0.09)为对照,甘农薯7号质地参数(硬度2 619.31 N,黏性63.11,内聚性0.09)与之相近,块茎表层褐变面积小。110℃蒸制30 min后,淀粉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00℃烘焙50 min后,硬度与干物质含量、黏性呈负相关,与内聚性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1个主成分—硬度,其方差贡献率为50.597%。在110℃蒸制30 min、200℃烘焙50 min时各品种(系)质构参数最接近理想品种布尔班克,块茎表层褐变程度低,是最佳的蒸制和烘焙加工条件。本研究筛选出甘农薯7号是理想的蒸制和烘焙品种,研究结果为选育质地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系)提供了依据。
- 相关文献
[1]甘肃景泰灌区土壤结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郭全恩,王益权,郭天文,南丽丽,李小刚. 2005
[2]干装苹果罐头贮藏过程中质地与细胞壁组分的变化. 张海燕,康三江,张芳,张霁红,曾朝珍. 2017
[3]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研究. 张海燕,康三江,张芳,张霁红,曾朝珍,袁晶. 2019
[4]拌种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罗爱花,陆立银,王一航. 2011
[5]植物介导的RNA干扰引起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的沉默. 任琴,王亚军,郭志鸿,李继平,谢忠奎,王若愚,王立,惠娜娜. 2015
[6]陇中半干旱区滴灌条件下马铃薯淀粉积累期不同品种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 柳永强,谢奎忠,陆立银,胡新元,罗爱花. 2016
[7]不同形态氮素比对马铃薯氮素分布、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张伟,高世铭,王亚宏,王润佳. 2009
[8]噻虫嗪种薯包衣对马铃薯桃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李昭煜,刘永刚,李佳佳,张海英. 2016
[9]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吴正强,岳云,赵小文,陈炳东,葛玉冰. 2008
[10]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张国君,高世铭,张朝巍,黄杰,李彤. 2007
[11]5种马铃薯专用肥肥效试验初报. 王晓巍. 2003
[12]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张国君,高世铭,陈光荣. 2007
[13]马铃薯软腐病菌的16SrDNA PCR检测. 王敏,张茹. 2007
[14]陇东旱塬区麦后抢墒夏播马铃薯栽培模式研究. 张武,杨谋,柳永强,张勇,高彦萍,陈富,黄伟. 2014
[15]陇中地区马铃薯主粮化品种引进与筛选. 刘晓伟,郭天文,张平良,曾骏,董博,谭雪莲,姜小凤. 2019
[16]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龚成文,冯守疆,赵欣楠,马忠明,杨君林. 2015
[17]补水时期和施钾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陈光荣,高世铭,张晓艳,张伟,王亚鸿. 2008
[18]不同钾肥品种对甘肃中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龚成文,冯守疆,赵欣楠,马忠明,范爱平. 2013
[19]陇中旱地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亚宏,高世铭,张伟,王润佳. 2009
[20]不同功能地膜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胡新元,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9号’
作者:杨昕臻;白永杰;李掌;曲亚英;郑永伟;文国宏;贾小霞;李高峰;李建武;张荣;马胜;李国权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19号;选育;鲜食
-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21号’的选育
作者:张荣;李建武;文国宏;王树林;李高峰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21号;产量;品质;抗性
-
'陇薯8号'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特性及淀粉-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作者:贾小霞;李建武;齐恩芳;文国宏;李高峰;吕和平;马胜;刘石;黄伟;张荣
关键词:马铃薯;发育时期;淀粉-蔗糖代谢;转录组分析
-
甘肃打造马铃薯种业强省对策与建议
作者:李掌;张开乾;马忠明;吕和平;文国宏;曲亚英
关键词:马铃薯;种业;建议;机制
-
马铃薯PY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贾小霞;齐恩芳;马胜;黄伟;郑永伟;白永杰;文国宏
关键词:马铃薯;PYL基因家族;脱落酸;基因表达分析
-
甘肃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性状和环境鉴别力评价分析
作者:蒋彤晖;叶夕苗;余斌;文国宏;李高峰;张峰
关键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鉴别力
-
陇东旱塬区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作者:杨新强;文国宏;刘立山;邹凤轩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陇东旱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