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HS-SPME-GC-MS分析油梨种子的挥发性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立娜 1 ; 韩树全 1 ; 范建新 1 ; 李茂富 2 ; 马蔚红 3 ; 王代谷 1 ; 何凤平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油梨种子;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44-48,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油梨种子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经计算机检索与标准谱图对照,确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油梨种子中初步鉴定了83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86.10%,其中化合物种类相对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萜类(37种,77.75%)、醇类(13种,2.17%)、酯类(8种,1.77%)、醛类(13种,1.63%)、烃类(4种,1.21%)、环氧类(2种,0.94%)、酮类(3种,0.42%)、肟类(1种,0.11%)、酸类(1种,0.07%)、噻唑类(1种,0.04%).相对含量较高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有反式-α-佛手柑油烯(27.99%)、大牛儿烯D (11.01%)、反-β-法尼烯(6.85%)、β-倍半水芹烯(4.44%)、反-β-罗勒烯(4.13%)、β-石竹烯(2.82%)、β-甜没药烯(2.56%)、α-蒎烯(2.48%)、δ-杜松烯(2.09%)、反-α-香柠檬烯(1.43%).

  • 相关文献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梨种子热处理后水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熊科胜,檀华蓉,葛宇,司雄元. 2017

[2]种子纵剖对油梨发芽的影响. 周兆禧,赵家桔,葛宇,林兴娥,臧小平,蔡胜忠,王文林,马蔚红. 2017

[3]不同地区油梨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葛宇,司雄元,曹剑秋,胡福初,马蔚红. 2017

[4]桂七芒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ZHANG Ming,张明,SHUAI Xixiang,帅希祥,MA Feiyue. 2018

[5]热泵干燥对生咖啡豆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董文江,杨静园,陆敏泉,胡荣锁. 2015

[6]天然橡胶凝杂胶除臭微生物筛选与效果评价. 丁丽,桂红星,黄红海,赵立广,李建伟,李艺璇. 2017

[7]香露兜不同叶位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郭培培,黄志,秦晓威,陈思平,鱼欢,宗迎,贺书珍. 2020

[8]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海茹,初众,徐飞,张彦军,姚晶. 2018

[9]红心火龙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殷俊伟,龚霄,王晓芳,刘洋洋,李积华,李亚军. 2016

[10]云南香茅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魏长宾,孙光明. 2013

[11]澳洲坚果焙烤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分析. 静玮,苏子鹏,林丽静. 2016

[12]云南不同地区烘焙咖啡豆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张丰,董文江,王凯丽,谷风林,熊善柏. 2015

[13]采用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解析生咖啡豆加速贮藏期挥发性组分的变化规律. 丛莎,董文江,赵建平,迟晓星,陈治华,蒋快乐,山云辉. 2020

[14]罗非鱼酶解液酵母发酵脱腥工艺及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李亚会,周伟,李积华,龚霄,曹玉坡,陆旭丽. 2021

[15]胡椒叶片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分析. 范睿,郝朝运,秦晓威,徐飞,邬华松. 2015

[16]海南兴隆地区烘焙咖啡豆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于淼,董文江,胡荣锁,张东杰,赵建平. 2016

[17]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片品质特性的影响. 李照莹,黄晓兵,周伟,张晴雯,彭芍丹,黄亮舞,阮榕生. 2021

[18]烘焙速度对兴隆咖啡豆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于菲,董文江,胡荣锁,龙宇宙,陈治华,蒋快乐. 2021

[19]七种秋石斛鲜花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丁灵,李崇晖,尹俊梅. 2016

[20]海杧果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李海燕,王茂媛,王建荣,晏晓霞,邓必王,王祝年.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