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氟化钠促进节杆菌发酵合成环磷酸腺苷的生理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阳 1 ; 谭海 1 ; 员林娜 1 ; 孙海彦 2 ; 常景玲 1 ; 李志刚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氟化钠;环磷酸腺苷;腺苷;关键酶;能量代谢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08-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发酵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碳溢流"现象并伴随副产物腺苷的大量积累,导致cAMP产量和糖苷转化率低下。为提高cAMP产量和转化率,向发酵液中添加糖酵解抑制剂氟化钠,并从发酵动力学、酶活性分析、能量代谢及关键代谢物水平等方面,对发酵性能得以提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添加0.2 g/L氟化钠,cAMP产量在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发酵模式下分别达到3.36 g/L和4.35 g/L,与对应未添加氟化钠批次相比,分别提高了25.8%和27.9%,糖苷转化率也得到等比例提高,同时腺苷和有机酸合成量显著降低,发酵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关键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氟化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糖酵解途径,使碳流更多分配到磷酸戊糖途径,用于产物合成,而催化腺苷合成的5’-核苷酸酶活性则显著下降,减少了前体AMP的分解,促进了产物合成和糖苷转化率的提高。另外,由于氟化钠的添加,ATP/AMP、NADH/NAD+以及胞内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前体物质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能量代谢和前体物质水平的提升也为产物合成提供有利条件。

  • 相关文献

[1]艾纳香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夏奇峰,赵致,刘红昌,官玲亮,庞玉新. 2016

[2]能量供应对‘南岛无核’荔枝果实采后能量代谢及衰老的影响. 高兆银,赵超,胡美姣,李敏,李焕苓,王果,孙进华,王家保. 2018

[3]饥饿胁迫对澳洲坚果早期果实及果柄能量代谢的影响. 杨为海,向沛锦,陆超忠.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